馬曉慧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職畢業生們體會到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如何幫助高職學生解決就業困惑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高校教師必須意識到大學教育對大學生成長成才乃至其一生發展都至關重要,所以不僅要幫助學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而且使他們具備應對職業危機的心理素質,為其一生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是要真誠關注,幫助學生實現理念突破、信心提升。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有一天,甲乙兩個人到森林游玩,忽然遇到一只狗熊,甲趕快換跑鞋。乙不解地問:“換跑鞋能跑過狗熊嗎?”甲說:“我不用跑得過熊,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有的學生就像故事中的乙一樣,覺得跑不過“熊”,就不再去努力;也有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會積極調整心態,堅信只要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能比別人“跑得快一點”,就能贏得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
教師只有真誠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幫助他們。高職學生常常對自己的知識、能力等作出過低的估計,這是影響他們作出正確決策的內部阻礙,而嚴峻的就業形勢可以稱之為外部阻礙。對高職學生來說,最難突破的是內部阻礙,引導學生實現理念的突破、信心的提升至關重要。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積極的行動去面對職業的選擇和挑戰。
二是要引導學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有關大學生的各類就業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都有獲得學校專業化職業指導的迫切愿望。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雖然都成立了就業指導服務機構,但學生們仍缺乏對所學專業及所從事職業的全面了解與分析,也缺乏有關社會分工及社會職業方面的系統知識,職業選擇帶有很大盲目性。這是導致學生缺乏目標、沒有行動力的主要原因。
引導學生規劃職業生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要熟悉掌握職業指導、職業咨詢、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內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身與外部工作環境,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其次,相關職能部門也應創造條件系統地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為就業指導人員的從業認定、專業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和有力支持。最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也要在心理方面對學生進行積極干預,讓他們面對現實,學會在困難時合理調整自己,保持良好心態和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盡早明確目標、制定決策、采取行動,從而成功應對職業選擇中的挑戰。
(作者系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教師)
責編: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