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英
高校輔導員考核評價工作不僅關系到整個輔導員隊伍的綜合服務水平,也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高校輔導員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和服務的多重任務,工作內容涉及學生教育的方方面面。如何全面認識輔導員的工作效果,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考核并給予恰當的評價,怎樣構建一個既科學合理又便于操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方案,是高校管理工作面臨的一個難題。

一、從高校輔導員工作崗位特點考慮,確定構建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的基本思路
構建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的基本思路反映了考評者對輔導員工作的認識和管理思路,因而,充分認識輔導員工作崗位的特殊性是構建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的基礎。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部分,但又與專業教師有很大不同,他們不單以某一專業領域為研究內容,還要以人的復雜的思想活動為中心工作,更要兼顧學生的學習、就業、心理、紀律、生活、衛生、安全等方面,工作內容具有綜合性;輔導員是高校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又有別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員,他們不僅負有規范學生行為和處理學生事務的行政管理職責,還要通過研究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來轉變學生的觀點和立場,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會如何做人、做事、做學問,工作過程具有復雜性;輔導員必須深入學生,根據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工作方式具有實踐性;輔導員需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變換工作方法,如說理引導法、情感陶冶法、輿論影響法、主題班會法、隨機教育法、建章立制法、目標導向法、自我教育法、競賽激勵法等,工作方法具有創造性和靈活性;輔導員召開班會、組織課外活動、個別談心、協調各方關系及在學生勤工助學、就業指導過程中大量瑣碎、繁雜的服務性工作很難像教師授課、批改作業、指導論文、帶學生實習等教學活動一樣容易量化顯現,部分工作具有隱性特點;輔導員面對的是一個個思想活躍、個性鮮明、血氣方剛但涉世不深的年輕人,而且不同教育類型、不同年級、不同院系輔導員的工作存在較大差異,工作對象具有差異性;輔導員育人工作效果的顯現,在時間上有一定的滯后性,不能立竿見影,工作結果有漸變性和一定的偶然性;此外,輔導員工作時間的無常性、工作空間的無界性及工作價值的無限性等,從目標到責任,從內容到方法,從時間到空間,都有別于其他崗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輔導員工作崗位的特殊性決定了對輔導員的考核評價指標不能簡單套用專業教師或行政管理干部的標準,而必須從輔導員工作的性質、內容、特點和對象實際出發,科學而合理地確定輔導員考核評價的原則、考評辦法和實施過程。輔導員工作考評應堅持定量考核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對于輔導員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等務虛工作指標主要通過定性來評價,對于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事務管理等可比性較強的工作指標則要進行量化考評;堅持日常監督與階段考評相結合,要對輔導員大量的日常工作信息進行收集記錄,對輔導員的工作效果與工作過程進行統一分析;堅持全面考評與重點內容相結合,在注重指標全面性與客觀性的同時,要特別凸顯輔導員工作的績效指標,使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考評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輔導員考評工作應立足于考評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合,考評情況與工作狀態相符合,考評結果與工作效果相符合,堅持考評主體多元化、考評方法復合化,依據輔導員工作的職業素質和基本職責要求,將其具體內容細化,建立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性考核指標體系,以求能夠反映輔導員工作的真實狀況。
二、從高校輔導員工作滿意度出發,確立構建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的要件構成
在強調教育服務的大環境下,我們應從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多元滿意度出發制定評價指標。故此,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就是我們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適應教育服務時代要求的綜合性考核指標體系的要件。總結分析輔導員工作的考評實踐,輔導員工作的實踐者——輔導員、服務對象——學生、協作者——同行及教師、展示窗口——學生公寓、管理者——院系領導及職能部門、領導者——領導小組等作為輔導員工作考評主體,組成了現代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的基本架構。
1.自我評價,是指輔導員撰寫工作總結,對自己的履職情況及工作成效、工作能力、工作過程和工作創新等方面做出客觀評價。
2.學生評價,是指由輔導員所分管班級的學生及學生干部對輔導員工作進行評價。主要內容包括輔導員的自身素質、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工作作風、群眾威信、廉潔自律情況、班級管理情況等方面。一般由院系負責組織,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民意測驗、網上評價等多種形式進行滿意度測評,形成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整體反饋,其中有效抽樣數一般不低于所帶學生數的20%。
3.同行評價,一般是指院系內其他輔導員對評價客體的評價。主要內容為輔導員履職情況及其成效、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工作創新能力、工作協調能力、廉潔自律情況、班級管理情況等方面。一般由院系負責組織,通過召開輔導員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
4.任課教師評價,是指給輔導員所帶班級授課的專業教師的評價。主要內容包括班級的學習風氣、課堂紀律、上課出勤、考試紀律、輔導員與任課教師的配合等方面。一般由院系負責組織,通過召開教師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
5.黨政管理部門評價,是指輔導員工作涉及除主管部門以外的各管理部門的評價。主要內容包括輔導員在某些領域的工作到位情況、各種活動開展情況以及創新工作、特色工作和特殊貢獻等情況。一般由學生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
6.學生公寓評價,是指公寓管理人員對輔導員工作的評價。主要內容包括輔導員深入公寓情況、學生在公寓的表現狀況、學生在公寓的違紀情況、宿舍文化建設情況、文明宿舍創建情況等。從公寓的宿舍衛生狀況、宿舍文化建設、宿舍學習風氣、宿舍業余生活安排到學生的作息紀律、文明修養、愛護公物,再到鄰舍往來、同學關系、精神面貌等方面的表現,直接反映了輔導員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管理的效果。一般由學生公寓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通過召開公寓管理人員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
7.院系考評,是指各院系領導對輔導員工作的考評。主要內容包括輔導員的履職情況及其成效、學生投訴率、責任事故率、廉潔自律情況、到崗到位情況以及班級管理情況等方面。主要依據平時了解的輔導員工作情況和工作記錄,在輔導員個人述職的基礎上進行考核評議,并將考評結果與學生評價結果、同行評價結果、任課教師評價結果、黨政管理部門評價結果、學生公寓評價結果進行綜合,再結合個人自我評價,得出考核評語。
8.領導小組考評。輔導員工作考核領導小組一般是在學期末、年末集中考評時成立的臨時組織,由校級主管領導任組長,成員由輔導員管理部門及與輔導員工作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院系負責人組成。考評內容主要是對院系提出的最好和最差及考核結果與日常工作表現不符的輔導員進行綜合評議,分析偶然性結果產生的原因,糾正考評結果與工作過程的偏差,審定院系上報的考核結果,經公示無異議后,最終確定輔導員的考核結果等。
三、從高校輔導員考核工作細節著眼,確保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的公平公正
1.不同的考核主體對最終考核結果應有不同的影響力度。由于不同考核主體參與考評的人員所處位置不同,接觸輔導員具體事務的程度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也可能不同,所以各考核主體對輔導員綜合考評的參考價值也不盡相同。應根據考評人員對輔導員的考評態度、獲取信息及人數等因素對考評結果的影響程度,決定各考評主體的參考價值,賦予其相應的權重系數,將各考評主體的考評結果按照各自的權重系數(參見下表)折合,得出輔導員工作考評的最終量化值。
2.各類考核指標最終應力求定量表現。在輔導員工作實際考評過程中,對輔導員的各項考核指標,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合進行。定性考核一般用“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這些等級結論給予評價;定量考核則一般賦予一定的數字分值。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定量考評時,要充分考慮各種必然和偶然的影響因素,加強平時數字的記錄和積累,注意數字的客觀性和橫向、縱向的可比性,以避免考核指標過于絕對,進而使考核結果與客觀情況不符。在形成最終考核結果時,可以給定性評價的不同等級結論賦予恰當的分值,將考核結果量化匯總,實現“定性評價,定量統計”。因為只有量化,才能客觀地進行比較,才能分出高中低和好中差,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輔導員積極投入工作。
3.注意考核指標體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中,除了輔導員職業素質和工作職責指標外,一般還應包括加減分和一票否決等項目,否則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會存有盲點。加減分項目主要是考核非常規性、不確定性、發展性的工作內容,如臨時性工作任務、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和可推廣性的特色工作項目、理論研究成果、工作事故、輔導員個人獎懲等,是一種證據性指標;一票否決項目一般是涉及原則性的、影響重大的工作表現或事件,如出現政治素質不合格、學生滿意率低、發生重大學生管理事故并產生嚴重后果、觸犯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分等,屬于強制性指標,在構建輔導員考核指標體系時應注意配套應用,以求考核指標體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構建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完全做到科學、規范、有效是很困難的。由于各校的情況不同,學生工作模式各異,隊伍建設水平不一,人事政策規定迥異,因此,構建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不是簡單地確定一個統一的模式或統一的標準,而必須在借鑒成熟的考核指標體系的同時,要結合自己的校情,具體研究制定本校的輔導員工作考評指標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調整、修改和完善,以實現輔導員工作考核評價的最大效益。
(作者單位:河北政法職業學院)
責編:趙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