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開花
那所陌生的學校里,沒有人知道我轉校的原因,不是為了重點中學這個響當當的牌子,而僅僅是,我被我所在的鎮中學勸退了。
勸退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服從班主任管教,屢屢逃學。我不服從管教的原因也很簡單,我被值班的體育老師“誤”扣了三分,班主任為此拿不到當月的獎金,給我兩條路:要么叫家長,要么把扣分要回來。
16歲少年的倔強維系著一份小小的自尊。也維系著因自尊而生出的叛逆,結果,我選擇了第三條路。
為轉學,父母低三下四總算“功德圓滿”,一貫以驢脾氣著稱的父親送我去新學校時,拍拍我的頭,說,精神點臭小子。看著他硬朗的背影,我笑了:放心吧,我現在的個兒都比你高半頭了。
但從那以后,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心存抵觸。來到新學校,看到一張張陌生的臉。自此,我學會了沉默。—個人的時候,我學會了拿筆傾訴,寫自己也看不懂的朦朧詩。就這樣過了高二。
高三緊張的沖刺,同學們如箭在弦上,我仍沉浸在那些朦朧詩中自得其樂。父親對我選擇文科大惑不解,因為初中時,我的理科成績在全市幾次競賽中都是名列前茅。其實,只有我知道。不學理科是因為高一班主任是教化學的。父親只好退一步,要我—定考上師范,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使他的園丁夢破滅了。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夙愿。
我注定是會讓父親失望的。
就在我想改變對“老師”的成見,好好學習時,命運用同一種方法再次戲弄了我,我竟又一次被老師冤枉了。那天中午,同學們都在宿舍里休息,我在教室里整理手頭上的詩稿,因為剛剛看到《女友》雜志上的詩歌大賽,心就蠢蠢欲動了。
快忙完的時候,余光里,我看到教室窗口一個頭影,一閃而過。下午快放學時,教導主任找我,問我中午在教室干什么了。語氣里充滿了氣憤,原來,班里有同學丟了50元錢。
我頓時急了,竟脫口而出:我就是去搶也不會偷的。教導主任氣急敗壞:你這是什么心態,搶劫有理了?
直到晚上7點,我仍被他們盤問個不休,最后教導主任說:你要是真的偷了,認個錯也就了結了,要不校方通知派出所對誰都不好。
我拍著桌子說:我沒偷,天皇老子來問我,我的回答仍然是:我、沒、偷!
一夜沒合眼,怨氣滿腹。次日上午課休時,明發急匆匆地把我拉到操場邊,告訴我教導主任找過他。我沒有說什么,他驕傲地說,咱哥們怎么會做小偷小摸的事,我當場就沒給那鳥主任好臉色。明發幾句粗話,竟給了我許多安慰。中午吃飯時,另一個死黨郭子竟拐彎抹角地問了一些事情,最后才說教導主任找過他。連最好的朋友都不敢直截了當地告訴我校方因懷疑我偷錢的事找過他,別的同學還不知怎么想呢。再回到教室,看每個同學的眼神都怪怪的,好幾次,我差點走上講臺大聲宣布:我不是小偷!郭子的做法,讓我感到心灰意冷,仿佛全世界每個人都在譏諷我遠離我……
這件事校方最后不了了之,但余下的幾個月,明發和郭子一直陪著我“明察暗訪”。想揪出真正的“小偷”。唯一的線索就是那天中午,從窗口一閃而過的人影。我想,即使不是他偷的。也是他向老師打了小報告,我就想揪出他揍他一頓。那段時間我們都快成了福爾摩斯,特別是郭子,其實,他也只是不善于表達,但內心他對我是信任的。
后來想想,那個同學丟了50元錢,而我丟的,卻是尊嚴,再也找不到了。
從此,痛恨老師,發誓不與做老師的人打交道。也許蒼天喜弄人,去拿高考錄取通知書的那個傍晚,我的心一片一片地碎開了,“煙臺師范學院”幾個字,像刀,在我的心上剜了又剜。那年高考,第一志愿不錄取的話,就會自動轉到師范類的院校,記得填志愿時在師范類學院的表格里,我空著,班主任找過我幾次。我就填上了,因為我知道,就是考上了師范,我也不會去的。
握著通知書,一分鐘后我走出辦公室,在門口,我毫不猶豫地把通知書撕得粉碎,然后往身后一扔……
從那一年到現在,8年了,誰也不知道有那么一個黃昏,一個輕狂的少年,用一種也許誰也不理解的方法。找回了丟失的尊嚴。那尊嚴在別人看來,也許分文不值,在我,卻是無比高貴。當時撕掉通知書的那一刻,我不想對與錯,就像如今,我也不去想究竟是誰冤枉了我,因為,我知道,有一個永遠冤枉不了的詞。叫成長。
李芬摘自《中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