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晚,貝克漢姆在西雅圖度過了他的未眠夜。在當晚的美國足球大聯盟總決賽中,他帶領的洛杉磯銀河隊以點球敗給皇家鹽湖城隊,與冠軍擦肩而過。明年,35歲的小貝將為了他的世界杯夢回到歐洲,加盟AC米蘭。一場相關足球的美國夢就此終結。
又輸在點球上
沒多少人能想到洛杉磯銀河隊會打入總決賽,這支地處好萊塢之城的球隊善于造星、球市不錯,但成績并不顯赫,2005年以來,他們這是首次有望染指冠軍。正如ESPN(美國體育娛樂電視網)的賽后評價,“上半場比賽一切按劇本來,但隨后的即興表演誰也想不到”。第41分鐘,銀河隊頭號名人貝克漢姆和隊友多諾萬配合,將球傳給門前的隊友梅吉,后者輕松破網。第64分鐘,鹽湖城隊將比分扳平。加時賽僵持無果的兩隊只能通過點球決勝。貝克漢姆第一個主罰命中,但隨后出場的多諾萬卻將球打飛。最終銀河隊以總比分5∶6敗北。
1998年世界杯,英格蘭點球大戰不敵阿根廷。2004年歐洲杯,英格蘭同樣因點球輸給葡萄牙,這一次,貝克漢姆依然折戟于點球。是宿命嗎?ESPN的評論員分析道:“貝克漢姆在比賽中不可謂不盡力,全場銀河隊22次犯規中貝克漢姆占去了近1/4,無欲無求的球員不會如此拼命,但壞運氣似乎總伴隨著他。”貝克漢姆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足球職業大聯盟的獎杯是他最想得到的榮譽,壞運氣不會阻擋他對大聯盟的5年承諾。
混在美國不容易
貝克漢姆在用行動和話語表達他對美國足球的“忠心”,但球迷顯然對此并不認可。“滾回老家去,騙子”和“兼職選手”成為一些美國球迷最常形容小貝的口頭禪。這一切要源于貝克漢姆的世界杯夢。年初,他為了進入英格蘭國家隊,不惜頂著“叛徒”的罪名降薪租借到AC米蘭隊。對于酷愛勝利、最恨背叛的美國球迷來說,貝克漢姆的出走就是背叛。再加上銀河隊賽季初戰績不佳,球迷們將責任幾乎都加在小貝身上。另一個原因是一山難容二虎。隊內的美國頭號球星多諾萬向來瞧不上身跨時尚與體育兩界的貝克漢姆。多諾萬的擁躉甚至組織起了“反貝克漢姆聯盟”,聲稱“美國足球不需要歐洲援助,貝克漢姆請退錢走人”。
事實上,在美國掙錢絕不會比在歐洲容易。美國職業體育發達,競爭也激烈,足球的地位遠遜于橄欖球、棒球、籃球等。在貝克漢姆到來的2007年以前,洛杉磯銀河隊的上座率從未超過2萬人。美國大聯盟以5年2.5億美元的血本引進貝克漢姆,看中的就是他的商業價值。所以,貝克漢姆真正從美國足壇拿到的工資并不多,而且他在美國商業開發的近1/3收入也要歸球隊和聯盟所有。
功過任人評說
每一位來到美國足壇的世界級球星都會被看作是“救世主”,但救世主們收獲的口碑都不怎么樣,貝利、巴爾德拉馬、馬特烏斯概莫能外。這一方面是因為引進球星已值職業生涯的末期,另一方面美國媒體的過度宣傳也抬高了人們的期望值。紀錄片《貝克漢姆美國行》在小貝到美國之前就已投拍,記敘了他的妻子維多利亞如何在明星云集的比弗利山莊選房定居、融入美國文化等過程。小貝初來美國后,確實球隊主場上座率爆增,福克斯體育臺甚至因為他改變了全年的比賽轉播日程。但好景不長,當“貝氏弧線”不能每每撕破對手球門之時,球迷們噓聲四起。不僅是球技,作為名人,貝克漢姆的一舉一動都成為人們品評的對象。“吝嗇到從不請隊友吃飯”,“出席名品發布會比參加訓練還多”,“維多利亞是最讓人生厭的女星”……各種名目的抱怨統統涌向貝克漢姆。當然,令小貝最受不了的是看臺上時常可見的標語——“貝克漢姆是誰?”
作家格蘭特·維爾在《貝克漢姆實驗》一書中既揭露了小貝與隊友的種種不合,也公正地評價認為,“美國足球的成敗不能歸罪于任何人,貝克漢姆的貢獻在于他讓更多人關注到這個聯盟。這一點僅憑多諾萬是做不到的。”明年,貝克漢姆將再次以租借的形式到米蘭踢球,如果一切順利,他甚至將在南非世界杯上出場。不過貝克漢姆的美國足球緣分并沒有終結,有消息稱,貝克漢姆正考慮自己購買一支球隊加入美國足球大聯盟,屆時,他也許以一名球員加老板的身份再次創造歷史。▲
小貝在美國打拼3年,美國球迷卻打出“誰是貝克漢姆”的標語。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 海
因點球與冠軍錯過 為米蘭背一身罵名
環球時報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