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華 王銀春
[摘要]關注人的生命,關注人的歷史,是整個生命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戰爭、生命、人性三元素有機融合在影片的畫面表達之中,展現了二戰中一種超越貪婪、種族之上的人性至善與博愛,體現了生命至上的生命哲學價值取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讓反思作為人們最好的動力;在人類的不斷進步中,每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都要做出自己的貢獻,讓揚善避惡作為人類虔誠的信條。
[關鍵詞]戰爭;生命;人性;《辛德勒的名單》
關注人的生命,關注人的歷史,是整個生命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在面對二戰的這部歷史悲劇中,《辛德勒的名單》因其嫻熟的電影表現手法和簡潔的電影語言,獲得了洗練的氣質,將戰爭、生命、人性三元素有機地融合在影片的畫面表達中,將人性中那份善與惡展現得淋漓盡致,從而成為美國電影史上一座里程碑。
一、戰爭——人性中的貪婪與罪惡
電影一開始,幾個不知名姓的人,在燭光中虔誠地禱告,不知是為誰。不知是為什么。這種故事的開頭,往往把人帶人一個想象的空間,期待著即將展開的故事。接下來的一聲火車鳴笛,時間回到幾十年前,故事正式開始。
一行字幕出現在銀幕上:“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國武裝在兩個星期內擊敗了波蘭軍隊。下令猶太人登記全家人口,重新安頓、集居到各大城市,每天有一萬多猶太人從鄉村抵達克拉科夫……”
至此,影片的故事背景算是有了初步交代。稍微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二戰中的猶太人有過怎樣的遭遇,雖然不知其詳情,但有一個數字相信大家都知道——600萬。這就是二戰中被殺的猶太人總數。由不久之前的汶川地震,再到半個世紀之前的一場災難,天災人禍,讓生命變得如此脆弱。如果說天災是無法避免的,那么人禍呢?戰爭面前,誰人負責?誰受難,誰受益,誰喪心病狂,誰人性依然?為什么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總是不可避免地會有戰爭、屠殺?
接下來,畫面中出現了一位風度翩翩、瀟灑倜儻的人物。那些法西斯軍官,也都毫無例外地馬上和他打成一片。很明顯他不是軍官,沒有軍銜,看上去也不像什么政界名流,但他卻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征服了所有人。無論他使用了怎樣的手段,都不得不承認他“能力”過人。但接下來的講述卻表明他是一個阿諛奉承、百般弄巧,以求生意興隆的投機商人而已。
二、生命——人性中的至善與博愛
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辛德勒的形象也隨之改觀。
“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日,進入猶太人區的最后期限……”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攙老攜幼,進入一個只有16個街區的隔離區,悲劇開始上演。隨著一個叫“葛夫”的法西斯軍官的到來,猶太人的厄運不可避免地降臨了。他來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挑選一個侍女,并在侍女面前殺死了一個猶太人建筑主管,理由很簡單——“無謂與這些人爭論”。不知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殺人,還是要給眾人一個下馬威,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總之他就是那么做了。接下來便是他的一番訓話:“今天就是歷史……今晚,從這里開始,這半個世紀的事跡,將成為流言,可視為從未發生過,今天就是歷史?!?/p>
不知葛夫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腦海里浮現的是什么。也許他以為,自己的罪行可以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也許他以為,自己正在創造歷史,也許他什么都沒有想,只是期盼著屠殺的到來?;蛟S長期以來的法西斯教育,使得葛夫良知喪盡,那么他總有一丁點良心未泯的地方吧。但隨著故事的發展,對他的渺茫希望也逐漸喪失殆盡,就像他的人性,在越來越瘋狂的屠殺中喪失殆盡一樣。
相反倒是辛德勒的反應,讓生命的希望之光重新點燃。當他騎馬郊游,看到納粹法西斯在全城搜索,并瘋狂屠殺猶太人的時候,他的表情是驚訝和同情的。這便是猶太人當時的希望。
夜幕之下,猶太人的居所里,接連不斷地傳來機槍掃射聲。并伴著點點亮光,像是暗夜中的道道閃電!這意味著什么?生命,就這樣無緣無故地殞滅了。
當葛夫和辛德勒交談一番,并把他的會計史頓收為己有,以用來打理辛德勒給他的“好處”時。原來辛德勒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萬能,他甚至都無力保護自己的會計。原來他也是脆弱的。當會計偷偷地告訴他需要“孝敬”的軍官政要時,列出的竟是那長長的一串名單。原來如此,在這人人自危的環境里,他的平安就是這樣買來的。此時,我們對辛德勒的印象有了改觀。當他設法把深處惡境中的門鉸工以及那個機智的小男孩都收入自己的工廠,置于自己保護之下的時候,辛德勒果然是猶太人的希望。但事情往往具有兩面性,當辛德勒把別人解救到安全之所,那也就意味著他自己離危險越來越近了。當他拒絕了克絲小姐的請求(將其父母解救到工廠)之后,他說出了自己的憂慮。他不想將自己置身于危險之境,他甚至找到一個可笑的借口——葛夫不可能喜歡殺人!然而當史頓告訴他事實之后,他改變了主意,將克絲的父母轉移到工廠。不難看出,在轉變的過程中,辛德勒也是顧慮重重的。他不愿將自己的工廠變成避難所,因為那不是他的初衷,與他的初衷相距甚遠。然而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冷酷,那和親手殺人沒什么兩樣。他的人性告訴他,應該解救他們。至此,辛德勒的人性光輝開始閃現,他已不再是一個只想著發戰爭財,只想著自己富貴享樂的商人,他成了一個無名英雄。這一切,是在屠殺開始之后,是殘酷的現實喚醒了他沉睡已久的人性,也是這光輝的人性給了硝煙中的人們一線生機。
辛德勒的人性,不單體現在他對猶太人的解救,同樣體現在他與葛夫的談話中。那段關于“權利”的交談,發人深省?!皺嗬?,是有足夠理由去殺一個人,但卻不去殺……仁者葛夫?!?/p>
辛德勒甚至嘗試將自己的人性理論灌輸給一個殺人狂魔。嘗試或許不會有效果,但不嘗試永遠不會有效果。這是戰爭中的人性,戰爭中的仁慈,戰爭中的智慧。事實證明,辛德勒的一番言論,還是有效果的,至少葛夫“赦免”了幾個人,沒有奪去他們的生命。倘若沒有辛德勒的一番言論,這幾條人命,絕對是不會幸存的。這也是整部影片中,惟一讓我們感覺到葛夫尚有一絲“人性”的地方。但葛夫的這種“人性”,絕不是發自內心的,因為他旋即又恢復了殺人的本性,而且變本加厲。
與此同時,辛德勒因親吻猶太女孩被捕入獄。先前辛德勒拒絕克絲的請求,并不是沒有理由的,原來他的猶豫,他的顧慮,竟是這樣的合理。因為一個親吻,便要鋃鐺入獄,無論你有怎樣的理由。在這種環境中生存,怎能不慎之又慎,怎能不心驚膽戰。但辛德勒的勇氣和真實也不可抑制地表現出來了,他不顧法西斯軍官的眼睛,硬是親吻了兩個衣衫襤褸,身份低微的猶太女孩,這是他的勇氣;面對代表集體猶太人向他道謝與祝福的女孩,他禁不住生出愛憐,并熱情地親吻著他們,這是他的真實。他不愿掩飾內心的情感,不愿桎梏于法西斯的牢籠,他是充滿善意,充滿人性的。
當辛德勒從警局出來,天上下起了“雪”,落落紛紛,密密麻麻。然而仔細一看,那不是雪,是灰燼,是焚尸之后漫天飛舞的灰燼!“一九四四年,朱賈瓦科卡,D部門明
令葛夫少尉挖掘出并焚化一萬多具猶太尸體?!狈偈瑴幺E。掩蓋罪行。然而沖天的濃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掩蓋的,這是法西斯的滔天罪惡!人性泯滅如此!
最讓人震撼和痛心的一幕,便是那個似曾相識的“紅色”。這也是辛德勒似曾相識的,他想起來了,他震撼了。從他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來,那個活潑潑的。天真無邪的紅衣小女孩,就是她,她死了!
辛德勒決定行動了,放手一搏,不遺余力。
“你認為一條命值多少?”面對毫無人性的葛夫。辛德勒只能用金錢收買。
“是你認為值多少?”葛夫把難題交給了辛德勒。既然要解救猶太人,就要做好傾家蕩產的準備,甚至是賠上性命。辛德勒的名單,此時正式登臺,那就是他要解救的人。名單就意味著生命!
“所有的投資人,所有的小孩……繼續。繼續……”
一串串長長的名單,一聲聲清脆的敲擊,一箱箱的鈔票,名單慢慢打出,生命得以保存。
“這份名單代表著至善。這份名單……就是生命!”
史頓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辛德勒不顧身家性命,做出這樣的驚世之舉。一個德國納粹黨員。一個和猶太人毫無瓜葛的人,憑什么做出這樣的舉動,憑什么要不顧一切地解救那些受難的人?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人性。是人性的光芒,讓他毫不吝嗇,是人性的力量,支持他大步前行。當別人都在考慮退路之時,只有辛德勒,義無反顧地沿著自己的大道,勇敢前行。他不在乎金錢的流失。不計較個人的安危,不尋求任何的庇護,他只有一個目的,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至此,辛德勒的光輝形象已經形成,并深深占據了觀眾的心靈,一個英雄,一個硝煙中的英雄就此誕生。
當幸存的猶太人在辛德勒的提議下,為死去的同胞默哀三分鐘時,情景更是感人至深。一群衣衫襤褸。卻緊緊相擁,不離不棄的人,神情凄然的默默禱告著。雖然我們聽不懂他們的禱告,也不知道他們來自何方。姓甚名誰,但我們總會忍不住潸然淚下。
離別的時刻到了。猶太人得到了解救,一千一百人,辛德勒前途未卜,只身一人。
“當你挽救了一條生命,你就等于挽救了全世界。”
史頓將這句感恩的話,刻在鉆戒上,送給辛德勒。這是所有猶太人的心聲,是對辛德勒的由衷感激,是對人性的最高頌揚!
當幸存的猶太人,手挽手走向新的天地,畫面一轉,銀幕上出現了一抹亮色,時間也來到當前。接著便是今日的“辛德勒猶太人”,在辛德勒墓前一一走過,并獻上自己的感恩之心,影片落下帷幕。
三、結語
影片結束了,震撼與感動卻還沒有結束。那哀傷的淡淡的樂曲,那瘋狂的肆虐的屠殺,那漫天飛舞的焚尸的灰燼,那無辜慘死的天真的紅衣女孩……太多經典的畫面,太多難以言說的情感,總之是一次靈魂的洗禮,是一次人性的反省。
歷史走到今天,可謂風雨滄桑,世態萬千。其中最不堪回首的,就是二戰中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然而歷史是需要反思的,歷史是值得反思的;沒有反思,人類便不會有進步,沒有反思,悲劇便會重演。反思什么?戰爭、生命、人性。
《辛德勒的名單》,僅僅是開始,是反思的開始,是贖罪的開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讓反思作為人們最好的動力;在人類的不斷進步中,每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都要做出自己的貢獻。讓揚善避惡作為人類虔誠的信條。
辛德勒,硝煙中的英雄。
[參考文獻]
[1]歐陽謙,20世紀西方人學思想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紅顏,凡救人一命,就是救全世界——救贖人性的《辛德勒的名單》[j],南腔北調(明星版),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