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民
在生活節奏日趨加快的今天,拿出不多的錢為自己及家人的財產和人身安全系上一條保險安全帶,使工作,學習和生活變得更加安寧穩定,這不僅是一種家庭理財新觀念,而且正在成為公眾的共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弄不清保險內容,即使參加了保險依然不能發揮其作用,因此,投保人必須做個明白人。
第一,在選擇險種之前,對自己究竟投什么險種一定要進行比較和分析,先瀏覽一下目前開辦險種的情況,例如財產保險中有哪些險種適合于家庭,最擔心的風險是否符合保險責任范圍,何類財產能得到保險保障:人身保險則要研究在現有險種中,到底是投短期人身意外傷害險還是投長期養老險,抑或是參加健康險及投資分紅類保險。每個險種都有各自的責任范圍與保障方式,怎樣抉擇要由投保人自己敲定。與此同時,不少保險公司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像人保財險公司的95518專線電話就已覆蓋全國,可以隨時給予咨詢解答,幫助投保人作出正確選擇。
第二,要了解投保險種的實質內容,如保險期限,保險費率,賠償范圍、除外責任、保險人和投保人及被保險人應盡的義務,出現事故之后怎樣索賠,出現雙方糾紛后如何解決和投訴渠道等。這些內容有許多就清清楚楚地印在保險單的背面,一看即知;有的則需要詢問保險公司專業人員進一步了解。只有掌握了上述基本要素,投保才能有的放矢。
第三,眼下的保險市場十分活躍,保險公司越來越多,選擇自己信賴的保險公司也很重要。公允地講,不論是經營穩健、品牌響亮的大型國有股份制保險公司,還是已進入國內市場的新型保險公司,都已經過國家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嚴格審批認定,資質合規合法,并普遍有上乘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系統,開辦的險種得到了保監會的批準。雖然如此,保險公司仍各具特色,優勢與特點也不盡相同,不妨從公司歷史、聲譽,實力,社會公信度、公眾反映,服務措施,機構分布,人員素質,經營業績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判,還可從與自身關系密切且有投保經歷的親友處打聽。
第四,投保后須認真研究保險單,仔細閱讀其標明的所有內容。因為保險單一經簽訂,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約束著雙方應履行的責任與義務,只有共同遵守,依規辦事,自覺執行,才能合理地維護權益。比如,保險的有效期限是何時段,只有在此時間內保險才能起作用;參加的保險負責哪些責任范圍內的損失賠償,賠償的最高限額是多少;萬一發生了意外災禍,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后怎樣報案,需提供哪些單證索賠;報案的方式有幾種,在多長時間內報案才符合規定,發生災害事故是否要施救,施救費用能否索償;等等。
一旦真正成為投保的明白人,對保險的認識自然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從而能更好地維護自身保險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