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明
管理工作是銀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銀行經營發展的靈魂。管理工作做得好與壞,決定著銀行效益的好與壞。然而在一些銀行機構,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官理”這種現象,比如:有些行領導不論大事小事都一人說了算,落實規定時搞“一竿子插到底”,讓下級沒辦法發揮自己的職能:有些下級遇到問題,不積極想辦法處理解決,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問題上交給領導,等領導拿主意、想辦法。這種全靠領導包辦的管理模式,無意間使得“管理”變成了“官理”。
出現這些現象,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權欲重。個別領導喜歡大權在握,小權不放,好像只有這樣,才覺得自己有魄力,有能力,像個領導。二是不放心。總認為下屬辦不好,干不成,不放心,別人想的不如自己想的,別人辦的不如自己辦的。三是不想管。某些下級在處理問題時有畏難情緒,怕麻煩,怕處理不好,干脆往上面推。
這些做法實不可取。對一些重大活動,重要任務,領導親自出面,具體指導落實,這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說銀行的中心工作,信貸方面的重大決策等需要領導作出具體的指示要求,但在具體落實方面,就應當將權力下放,由下級具體操作,作為領導事無大小,“一竿子插到底”,下級就不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勢必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影響到全局工作,
為此,結合金融機構的工作實際,就如何加強金融機構的管理,杜絕“官理”現象談幾點看法。一是要增強職能意識。金融機構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每位員工首先就是要從思想上、認識上與現代管理接軌,認真熟悉自己的工作職能,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主人翁態度,各司其職,各謀其政,各盡所能,切實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無私奉獻。二是要加大管理培訓。從銀行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要重視員工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員工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讓廣大員工了解到銀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人成為管理上的行家里手,才能不斷提高銀行的競爭力。作為金融機構的領導。更要多學管理、懂管理、善管理,這樣才能當好“班長”,掌好舵,帶領員工不斷開拓創新。三是要完善管理機制。要想把工作全面落實好,首先要結合工作實際,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從制度上規范銀行的管理工作,嚴格按制度辦事,切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其次是要推行層級管理,按級負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作為領導,要做到“大權攬得住,小權放得下”,盡量把小事放下,集中精力抓大事,抓全局。而作為下級,要認真,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本職工作,并在做好本職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自身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不是遇到事就等,依靠。這樣我們金融機構的管理工作才能上水平,出成績,才能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