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鋒
IPO重啟,券商股、創投概念股以及中藥上市企業將從中受益,中小投資者新股申購中簽率提高。
A股市場暫停9個月的IPO再度重啟,首單花落桂林三金(002275.SZ)。在新股發行新規實行后,已過會待上市的33家公司的上市時間表是否排出?打新股能否重新攪熱市場?
首單花落中小板A股市場新股發行暫停9個月之后再度重啟。6月18日,桂林三金正式獲得證監會發行批文,并于當晚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
桂林三金的公告顯示,它計劃在深交所中小板發行不超過4600萬股A股,募集資金約6.3億元,正式發行時間為6月29日。其發行保薦人為招商證券,網下、網上同時進行,其中網下發行不超過920萬股,為發行數量的20%。
市場的回應是積極的。據調查,截至6月20日20點,共有46308人參加了“您是否會申購桂林三金”的調查,其中有31807人選擇了“會”,占比68.7%;12220人選擇“不會”,占比26.4%;選擇“不關注”的共有2277人,占比4.9%。由此可以看出,多數投資者期待IPO重啟。
著名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表示,在投資者“打新”熱情高漲的情況下,管理層只是安排桂林三金這樣一只小盤股發行,顯然難以滿足投資者的需要。
宏源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參考桂林三金2007年的每股收益,給予公司35倍市盈率,合理價格21元。對于桂林三金的發行價,市場都比較樂觀。有基金經理表示,目前醫藥行業整體市盈率大概在30倍左右,而中藥行業更高一點。和桂林三金具有可比性的如武漢健民(600976.SH)和天士力(600535.SH)等公司市盈率均在30倍之上,因此預計桂林三金PE將在30倍左右。
在上述46308人參與的調查中,有30276人對桂林三金市后前景看好,占比65.4%。皮海洲表示,由于該公司首發規模僅為“不超過4600萬股”,只占總股本的10%左右,如此一來,公司發行價格的高企,市場的投機炒作將無法避免。
桂林三金主承銷商招商證券的總裁楊鶤卻表示,由于市場化定價發行,使得此次新股定價與以往不同,有可能出現發行價格偏高導致上市后即跌破發行價的風險,投資者應當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強化價值投資理念,避免盲目炒作。
大盤影響幾何?
包括桂林三金在內,目前有33家企業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而暫未發行。據估計,這些企業預計發行股數達144億股,計劃募資722億元,它將會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從1990年底滬深交易所成立至今,A股市場個股IPO發行間隔時間達到3個自然月及以上的情況共出現過7次。分別是1991年3月-7月、1994年8月-1995年1月、1995年1月-6月、2001年8月-11月、2004年8月-2005年1月、2005年5月-2006年6月、2008年9月-2009年6月。
盡管IPO重啟可能使二級市場資金面承壓,但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過去6次IPO重新開閘后,大盤在發行重啟首日往往微跌,但一個月后盤面整體表現以上漲為主。從以前6次歷史經驗來看,IPO重啟后的一個月中,滬綜指僅在1995年1月重啟當月下跌18.37%,其余5次均呈現溫和上漲,漲幅在2%-9%。或者說,IPO重啟對市場的影響往往只是心理影響,短期內會出現一定幅度下跌,但長期來看,盤面運行趨勢并不會改變。
招商證券分析師孫宏廷表示,市場有其自身的運行節奏,企業基本面是否改善和流動性是否能夠持續,才是決定后市的關鍵,IPO只是因素之一。而近期有關領導人的一系列講話并未改變刺激經濟、穩定資本市場的既定方向,國務院決定在境內證券市場實施的國有股轉持政策,可以說再次彰顯了管理層的意圖,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適度抵消了市場對IPO重啟的擔憂。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也認為,行情的終止并不是IPO重啟所決定的,只要保證IPO重啟發行的力度和節奏,調節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的投放量,相信反彈不會就此終結。
不過也不能否認IPO重啟可能引發市場短期震蕩,若重啟前后2-3個月的時間,市場處于熊市或震蕩市,市場向下震蕩幅度可能較大。
尋找IPO受益股在IPO重啟后,投資者該關注哪些股票?
金百靈投資分析師秦洪表示,首先是券商股、券商概念股。對于中小市值券商股來說,由于IPO所帶來的投行業務業績的敏感度很高,往往一兩單的IPO投行業務就可以使得每股收益增厚幾分錢,可迅速提升其估值重心。前5個月的券商傭金收入同比增長37%,這就意味著部分管理效率高且能夠擁有快速提升市場占有率的券商股,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極有可能超過37%甚至達到50%,這同時也就意味著部分券商股還擁有半年報業績預喜的題材催化劑。
其次,是大量擁有優質企業股權的個股,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創投概念股。如德美化工(002054.SZ)參股的宜賓天原、遼寧奧克等企業,一旦順利IPO,那么,對德美化工的股權無疑會形成積極的刺激效應。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還可關注醫藥股中的中藥企業。桂林三金成為IPO重啟后第一單,其募集資金主要用于中藥三金片等特色中藥產品的技術改造,對醫藥行業股票是個利好,中藥材及加工企業大多上漲,估計會有短線行情。不過,這個利好效應是很短暫的。
打新策略新股發行制度施行,對普通中小投資人來說,申購新股有沒有技巧可言?怎樣才能實現“打新”(申購新股)收益最大化?
根據修訂版《新股申購實施辦法》,滬市申購以1000股為單位,上限為當次上網發行總量的千分之一,單個投資者只能使用一個合格賬戶申購新股,禁止同一賬戶的多次申購。也就是說,每一只新上市股票,普通投資者每人每次只能申購一次。如果投資者資金量足夠的話,為提高中簽率,同一家庭可以采用多個賬戶一起申購。
當同時發行兩只或多只新股時,投資者參與小盤股申購更為有利,原因有二。第一,小盤股上市首日表現往往強于大盤股。第二,大盤股網上中簽率提升后,將吸引巨量資金參與,其中網上增加的部分多為中小投資者,它們多數會在上市首日通過二級市場拋售,這會降低新股收益率。相反,同時發行的小盤股因資金分流,中簽率和收益率都將提升。
選擇新股的申購時間也很重要。曾在券商營業部工作過的張先生表示,打新股的技巧就是看時間,一般空一點的時間,比如中午11點以后,下午1點半到2點之間,中簽的概率相對較大,因為這些時段申報的人不是很多,號碼相對分布比較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