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君花 唐隆校 唐昌貽 楊萬華 王增華
摘 要:遂昌縣有4個國有林場,隨著天然林禁伐工程的深入,國有林場的生存與發展面臨諸多問題:林場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滯后;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日漸突出等。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是要加大扶持力度;二是要制定優惠政策,支持林場的發展。
關鍵詞:國有林場;天然林禁伐;發展;遂昌縣
中圖分類號:S727.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10-0056-02
1 引 言
近年來,隨著天然林禁伐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遂昌縣國有林場建設面臨著資金緊缺、人員包袱過重、發展空間狹窄、職工工資收入過低和農村生存發展相對滯后等矛盾和問題。為此,筆者深入遂昌縣白馬山、湖山、牛頭山、桂洋等4個國有林場,對如何充分發揮林場在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山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行了調查研究。
2 國有林場基本狀況
國有林場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林業產業發展的主陣地,更是林業生態建設的排頭兵。近年來,遂昌縣通過大力實施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扎實開展“二次創業”,國有林場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生態建設成效明顯。為促進國有林場實現以木材采伐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已界定生態公益林面積為 9.81 萬畝,公益林比例達 83.3% ,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林場。
(2)產業發展起步較好。堅持因地制宜,立足優勢,培植特色,不斷壯大林場經濟,促進林場增效,職工增收,林農致富。以茶葉、毛竹、干水果為主的支柱產業,總面積2268畝。
(3)自身建設力度加大。通過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資金、項目扶持,國有林場基本實現了通電、通路、通電話的“三通”目標,完成了道路硬化,新建了自來水工程,改造了辦公、生活用房,有效改善了林場干部職工和林農的工作生活條件。
(4)林區經濟平穩增長。2008年,國有林場實現經濟總收入1054萬元,職工平均收入達到25000元,與往年相比,有所增長。
遂昌縣國有林場建設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上世紀80年代對原有林場進行改擴建后,現有白馬山、湖山、牛頭山、桂洋等4個國有林場,下設22個林區,35個護林點,全縣4個林場核定編制人數為140人,現共有職工234人,其中在編事業人員126人,大西坑集體戶9人,退休職工79人,遺屬20人。總面積11.77萬畝,活立木總蓄積35.92萬m3。
3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3.1 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
遂昌縣國有林場大多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立地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落后,交通困難,信息閉塞,土地貧脊,自然災害發生頻繁,導致林區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后,已遠遠落后于全縣平均水平。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現有105km林區公路,除已新建23km水泥路外,還有82km因災塌方,年久失修,急需復修、加寬、加固。
交通信息閉塞。到目前,4個國有林場仍有6個分場未開通有線電話和移動通訊,無法接收有線電視。
林場辦公條件較差。各林場基層林區、護林點辦公條件簡陋,辦公樓陳舊老化,有的林區甚至沒有辦公用房和必要的辦公設施。難以適應現代林業建設的需要。
3.2 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日漸突出
國有林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國有林場肩負著生態建設的重要使命,發展林業,保護生態是其重要職責;另一方面,又要帶領林農做好增收致富的示范作用。工作任務非常繁重,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日漸突出。
地理條件制約林場發展。遂昌縣4個國有林場大多地處偏辟,受交通、通訊等因素影響,林場經濟發展緩慢,脫貧致富缺乏有效途徑。
缺乏政策扶持。國家實施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后,國有林場順利實現了以木材采伐為主向生態保護為主的重大轉變,從而陷入了“資金缺乏,發展無門”的困境,林場的有限資金只能解決職工的基本生存問題,難以維持單位的正常運轉。遂昌縣4個國有林場都屬于生態公益型林場,其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國家不及時出臺后續政策,這些林場很難走出經濟與生存危機。
發展后續產業缺乏項目支撐。近年來,遂昌縣國有林場在發展后續產業方面作出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探索,像茶葉、中藥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由于遂昌縣處于麗水市欠發達地區,縣級財政基礎薄弱,從未撥款給林場,林場發展后續產業缺乏項目、資金的支撐,已培植起來的特色產業無法做大做強,難以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
3.3 干部職工待遇偏低
目前,4個國有林場均屬于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長年在邊遠山區工作,條件非常艱苦,工作任務繁重,而工資待遇卻普遍低于全縣平均水平,付出與收入的比例嚴重失衡,致使干部職工情緒低落,缺乏工作積極性。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人員過剩。實施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后, 4個國有林場仍有干部職工人員過剩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二是經濟缺乏活力。林木資源禁伐后,生態公益林難以見效,采伐指標逐年遞減,“二次創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規模,無法發揮經濟效益,大多數林場都守著“聚寶盆”過窮日子,林場經濟處于停滯不前狀態。
4 對策與建議
4.1 加大扶持力度 促進國有林場發展
遂昌縣地處甌江、烏溪江的源頭,其生態地位非常重要。為此,請求省、市林業局在安排生態公益林保護、土地開發、長防林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方面,對遂昌縣國有林場重點傾斜,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落實生態公益林政策和補償資金。
4.2 制定優惠政策 支持國有林場發展
遂昌縣國有林場存在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為此,制定落實優惠政策,支持國有林場發展,顯得尤為必要。
改革現有管理體制。將劃入林場的自然村恢復村級建制,林農劃歸原所屬鄉鎮管理,享受地方政府給予行政村的政策優惠。
實行分類經營。將現有國有林場全部確定為生態公益型林場,明確為全額事業單位,每個林場明確5~8名管理人員,其工資待遇和工作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妥善化解林場債務。對國有林場歷年來因營林生產所產生的銀行債務全部予以豁免,減輕資金壓力,確保國有林場積極投入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
實行集約化經營。將現有4個林場進行整組合并,擴大林場規模,提高林場的整體競爭力和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