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向
【摘 要】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要提高初三物理復習效率,就要從老師和學生、課堂內和課堂外等方面共同入手,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關鍵詞】初三 物理復習 效率
初三學生將面臨人生中第一次大考——中考,時間緊,任務重,且課余時間有限,因此提高課堂復習的效率和質量顯得尤為重要!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與生活的聯系十分密切。考察的重點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來說,要學好物理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關鍵是靠課堂上對每節課內容的吸收和消化。同時初中階段的大部分學生思想還不成熟,在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上往往還需要老師去督促和指導。因此我認為,要提高初三物理復習效率,就要從老師和學生、課堂內和課堂外等方面共同入手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首先,要認真備好課。畢業班老師備課不僅僅是備課本知識,還要與中考聯系起來,重在對知識的歸納與總結。一個知識點出來,相關的中考題型就要了然于心,就要在課堂上體現出來,這樣才有針對性。比如復習光的反射與折射,就要對生活中的一些光現象進行歸納,像中考中比較容易考的如倒影、身影、水中魚影等對“影”的認識,課堂上就要重點解決。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多花時間去收集材料,平常也要對這方面的習題多積累,只有每節課的內容充實,學生學有所得,這節課才有效果。
其次,要注意復習方法。老師光會教是不行,關鍵要看學生愿不愿意學。有的老師辛辛苦苦背好課,但課堂上紀律渙散,學生無精打采,這樣的課堂效率也不會高的。我認為,在課堂上良好的秩序是前提,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適當的創造輕松的教學環境,本來初三學生的壓力就大,如果老師把整節課都繃得很緊,學生疲勞也是正常的,反之如果其他的課繃的很緊,而物理課學生感到輕松,這樣無形中就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如何讓學生學得輕松方法很多,根據物理的特點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把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感受到物理就在其身邊。如在復習力學這部分時,我把相關知識讓學生在課堂就地體會理解:手握筆用力——力的定義(物體對物體的作用);讓同學們一起起立感受是如何站起來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對地用力,地對人也有力的作用)……另外針對學生感興趣的一些事聯系物理給學生講講,學生也是很喜歡的,如劉翔110米欄奪冠,讓學生計算他的速度;發生了地震,讓學生回憶產生的次聲波的危害等等;此外實驗器材不必刻意準備,可以就地選取,講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拿學生飲料瓶演示,講電學可以就地讓學生觀察教室里的插頭、電燈、電風扇等,這些都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既與初中物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復習理念相吻合,同時又把握了中考聯系生活出題的習慣,一舉多得,效率自然高。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只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我認為教學活動中,既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也需要教師的認真指導,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是復習的主體,這樣才能在互動中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初三階段,學生學習態度有了明顯的改變,有了奮斗的目標,但由于各種原因,有些學生花了時間效果卻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老師在復習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復習活動中對學生以鼓勵為主,樹立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平常考試嚴格按照中考難度出題,讓大多數同學得到滿意的分數,平常作業盡量給出鼓勵性的評語等等。通過這樣一些措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對物理學得有信心有興趣了,成績自然會提高。二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向學生傳授正確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這一點在初三復習中更為重要。在復習中物理課程的內容多,知識面廣,時間一長容易忘,這是很正常的。我們要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搞清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比如碰到一個題目,要求學生先判斷是屬于力學,光學還是電學,再運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這樣就能縮小范圍較快的找到解題方法。三是在課后練習方面,要指導學生精做與泛做相結合,提高分析能力。對于一些典型題,要精做,包括文字表達和公式。每道題做過后都要回顧一下,這道題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識和解題技巧,關鍵在哪里都要清楚。對于一些簡單題、重復題則可泛做甚至不做,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提高初三年級課堂復習效率,我們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成績,如果我們抓好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兩方面,在課堂上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使教與學更好地結合,就能有效的提高復習質量。同時課堂內的效率與我們課堂外的各項工作和努力是分不開的,我相信只要我們老師勤于思考,勤于工作,不斷創新,不斷完善自己,我們就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我們的復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