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丹
摘要:中國繪畫是我們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民族繪畫,尤其是其中的水墨畫,更可以說是一種民族精神的獨特象征,融合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哲學觀念,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美術藝苑中獨樹一幟。
關鍵詞:水墨藝術本土文化設計特色
中圖分類號:J52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l005-5312(2009)09-0011-01
中國“水墨”藝術有千余年的歷史,它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而深刻,可以說中華民族將她最內在的本質、她對生命的感悟、對自然精神的心領神會完美地表現在了她的博大豐厚的水墨藝術傳統之中,直到現在都被廣泛的應用在設計中。“墨”的特質與精神內涵作為一種傳統的民族文化,其精神是博大的,傳統中的“墨”分五色有濃淡多變的效果,畫家在追求這種效果的同時其實就是追求一種文化精神,筆墨中含情致、人格、修養、功力、品位、格調、境界等等中國人獨特的人文內涵和美學追求。
香港設計大師靳埭強的設計作品中,水墨精神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印記表現的淋漓盡致,無論平面、包裝、展示等方面都起到了影響和指導作用。日本設計師田中一光說過:“靳埭強的海報是極富東方色彩的,他每一張作品都流露出中國傳統上的風格,靜盈而端莊,簡潔清亮,毫不紛亂,常見一大片留白,整潔中如清風拂過,成為海報的主題,構圖簡約。在靳埭強那靜悄的畫面上,常有墨跡遺痕。筆和墨描畫出來的不是什么繪畫,也不一定是字,只不過是飽沾墨液的毛筆在運走時表現出優美的軌跡來。那些由黑色到灰色以至呈現奇妙的濃淡度,使人感到是東方心魂的躍動。”靳埭強設計風格形成的深層次原因縱觀他諸多設計作品,我們不難看出他的設計從構想模式,對內含的切入,以及形式技巧的表現,都具有濃重的中華文化情思和現代美感,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在他的設計中,不只是體現了水墨精神與文化,更重要的是把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與現代設計相融合,讓現代設計更有中國味,讓本土文化在設計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現代設計中,能夠達到“水墨”精神與文化的嫻熟應用,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取其型,用其意,借用傳統水墨藝術形態,結合現代圖形設計來體現中國的本土特色。應用到中國水墨元素的藝術形態,更多的是體現在有中國傳統特色的設計中,如中國的茶包裝,“茶文化”主要表現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等。傳統美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淀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和社會風尚的體現。所以有了傳統的共性,“水墨”文化中的格調、品味以及境界都與“茶文化”有了相連。借用“水墨”元素,把中國的茶文化烘托的更加有民族特色和中國韻味。
在轟轟烈烈發展的房地產領域里,對其宣傳的格調也更多的加入了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風格的設計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體現意境美,環境雅,更多的房地產宣傳海報設計都與“水墨”聯系在了一起,借用“水墨”文化的特征來突出其產品的文化內涵。
雖然表現的內涵有些牽強,但是整體的設計風格符合中國人的審美韻味,少了傳統水墨文化中的“氣”與“勢”,卻為現代設計風格增添了中國的人文意境。在企業標志的設計中也常見到“水墨”風格的表現,其中更多的是取其墨跡走勢形態,墨跡的虛實變換,色彩的重疊變化,加上文字圖形的變化與色調的處理,表現出中國本土文化特色。“水墨”文化在現代設計中得以更廣泛應用,目的是利用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借以表達外在的方式,從而傳承中國的傳統思想,其目的重在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
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設計中已經被廣大的設計師所采用,取得了良好的視覺傳達效果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社會效益。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只有勇于吸收,敢于繼承,善于交融才能使其立于不敗之地。香港的著名設計師靳埭強之所以走向成功,不僅因為他有一流的設計意識和頭腦,也由于他在設計中加入了許多很中國化的東西,如中國古錢幣、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懂得如何將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加入一些現代的調味劑呈現出來。他就這樣一步步地跨向了世紀一流平面設計大師的行列。
傳統文化與我們當下的文化生活有著不可斷裂的聯系和相貫通的沿續性,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人的審美情趣,所以,我們的設計應該順應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偏好。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回到傳統圖案設計的某種形式上,現代設計與傳統圖案有本質的不同,它們各賦有自己不同的時代內容,一切模擬傳統,復制傳統的做法,只會使我們停滯在過去的歷史中去。我們的現代設計需要的是中國傳統審美精神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