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林
在物理教學中,要提高和改善物理課堂教學效果,教師不僅要注重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還要注重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特別是情感因素。從教學理論和常期教學實踐中可總結出,要想提高物理課堂效果,關鍵是讓學生對學習物理充滿興趣和信心。進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要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
學生在教學中,進行認知性學習的同時也進行著情感性的學習和交流,兩者是密切聯系的。教師在教學中如能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結合好,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簡單的興趣,引向熱情而緊張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習成績。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熱愛自己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特別是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應該如此。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所取得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不要過分地對學生進行責備,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使學生能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真愛和親近感,清除學生對老師的恐慌心理。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強化課堂中的情感教學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绻處熢诮虒W中能夠培養學生熱愛物理的情感,那么就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教學內容與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不僅存在于課堂中而且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使學生知道物理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從而產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責任感。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的新成就、新發明、新創造以及這些成就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如原子能的開發和利用,核能發電站的建立;結合我國自行設計、研制的“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并安全返回著陸,介紹航天技術與人造衛星等,以激發學生奮發學習的興趣;結合教材內容講述物理學史和中外物理學家用畢生精力去從事物理學的研究和探索的事跡,使學生萌發獻身科學的愿望;另外,根據學生求動、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教師要結合教材,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演示實驗及分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從實驗中獲得數據,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進而從中總結出規律。通過學生自身體驗,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的現象,得出規律,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滿足,從而調動學習和積極性。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強化情知教學,以情帶知,知性統一,才能把學生心理的全部功能真正地啟動起來,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鉆研物理,提高學習成績。
三、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
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創設更多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教師在組織教學檢測或考試時,要精心設計試題;把握試題難易度,不要讓學生考得灰溜溜的,覺得自己怎么努力也學不好,要讓他們從考試結果中,知道自己學到了知識,有所收獲和提高,這樣學生就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誘發出對學習物理的內在情感動力。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啟發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及規律,同時要動之以情耐心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獲得成功,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心理研究,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克服和排除影響學生發展的心理障礙,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學生以滿腔的激情和信心投入到物理學習中,從而進一步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赤城縣后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