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榮
在化學教學中,設計情境可以使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體驗到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也能使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其特點和功能是:能夠激發和推動學生的認知活動、實踐活動以及情感活動等。
一、設計教學情境的意義
情境教育的好處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課堂教活了,把孩子們教活了。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是因為:
1.學生的學習活動總是在某種情感環境中進行的。認識需要情感,情感促進認知。適宜的情感環境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促進他們主動地學習,更好地認知。
2.現代認識觀把學生的學習視為知識的建構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建構知識的過程。這種建構過程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通過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才能實現的。適宜的情境可以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信息,從而使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得到有效的發展。
3.研究證明,只有當學習的內容被設置在該知識的社會和自然情境中時,才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只有在真實情境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才能使學生到真實生活或其他學習環境中解決實際問題。適宜的情境一般總是跟實際問題的解決聯系在一起的,因為這樣有利于學生將掌握的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有利于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也有利于學生開展探究、討論等活動。
二、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有些化學老師,誤以為設計情境就是在講新知識,利用與新知識有關的實驗、故事、問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際上,化學教學情境的設計,它的作用不并是傳統意義上的導入新課,而是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能起到激發和推動學生的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和實踐活動的作用。
三、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設計情境
1.要重視設計情境的真實性
學習情境的性質決定了所學知識在其他情境中再應用的可能性。學習情境越真實,學生所建構的知識也就越可靠。我們老師應該在教學中,誘發真實的情感,營造一種積極的情感氛圍,努力使學生的情感、心理發生共鳴。讓積極的情感活動統領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形成健康、豐富的精神世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認知與情感、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動腦與動手等內容協調、平衡地發展。讓學生體驗到真實的情境,才是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所在。為此,我們要站在學生的活動和環境和諧統一的高度來審視情境,創設情境。通過情境創設,為學生開辟一條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現實途徑,將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置于化學教學的核心地位。通過創設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優雅的、充滿美感的環境氛圍,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促使學生在現實環境和主體活動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如,某學校環保小組,監測到一個造紙廠仍在向淮河排放無色堿性污水,請你根據堿的不同性質,設計兩個實驗來證明它的存在。
2.化學教學中,情境設計的方法
在化學教學中,設計的教學情境要抓住“四要用”和“四以為”。“四要用”即:要用客觀實際為源泉,要用景為手段,要用美為突破口,要用情為紐帶。“四以為”即: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觀察、感受為基礎,強化學生對學習的探究性;以發展學生的思維為中心,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動因,滲透教育性;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手段,體現實踐性。下面是設計教學情境的兩個重要途徑:
(1)聯系生活實際來創設情境
眾所周知,化學與生活聯系得很緊密,生活中處處涉及化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來創設情境,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如,化學肥料、農藥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利弊,對環境污染帶來的重大影響;生石灰和熟石灰的利用、金屬的冶煉和鋼鐵的防銹;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等。
(2)聯系社會問題來創設情境
現代社會離不開化學,化學與社會緊密相連。化學與社會生產及生命、環境等問題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老師可以用與化學知識緊密相關的社會問題來創設教學情境。如能源問題、環境問題、新型復合材料的研制及生產應用等。
總之,情境教學是一個明確的概念,設計好的化學教學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單位:江蘇東臺市許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