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秀
摘 要: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國家的教育制度再次改革,生物學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如何提升學生的能力,并且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作者認為課堂高效率教學是關鍵。
關鍵詞:教學高效率 教學方案 實驗 練習
生命科學的研究與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人口、環境、資源等重大問題直接相關。遼寧省在這幾年的高考改革中,從90年代的高考不考生物到恢復生物的高考,尤其是近幾年生物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數越來越多,可見國家對生物的重視程度。因此不論是從科學發展,還是從實際需要看,我們都必須加強高中生物科學教育。中學生物科學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課堂教學。因此,如何實現生物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就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課題。在幾年的一線教學中,我對如何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依“綱”扣“本”,結合實際,設計高質量的教學方案
教學大綱和教學課本是教師教學的依據。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和吃透教材,才能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現今的教學改革中,每年的教材都有變動,而且每年的學生也都不一樣,所以教師就要在上課之前精心準備好每節課的教學方案。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與思想水平,符合學校現有的實際條件。我們學校在歷年的高考中都能取得非常卓越的成績,與備課設計教案這一環節密切相關。在上課之前我們除了要備教材,備習題還要備學生,然后針對不同的班型,不同的學生設計出教學方案。高質量的教學方案是實現生物課堂教學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二、利用電腦等教學輔助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在課堂上,我經常合理地選擇、組合和使用掛圖、模型、投影、錄像、電腦課件flash動畫等直觀手段,展示或再現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動的情況,不僅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還能打破時空的限制,增加課堂信息容量。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如我在講授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知識的時候,我就使用電腦課件來演示細胞分裂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觀看課件,直觀形象地看清楚了細胞分裂的過程,以及重要的知識點——染色體的行為變化。課后通過學生對當堂課的內容的檢測,發現使用課件上課的班級要比不使用的班級知識點掌握的好,做題的準確率高。
三、重視實驗教學、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會實驗題答題的技巧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生物學基本的研究方法。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動學生,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盡一切可能搞好教材中所選編的每項觀察和實驗。通過這些觀察和實驗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養成他們客觀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從2006年起,遼寧省的高考制度再度改革,理綜三科為300分,生物為72分。主觀題42分,其中實驗題為22分,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學生在實驗題得分上又極低,所以在實驗有關內容的教學上不能留死角,教會學生如何設計實驗步驟,如何回答結果及結論,如何應用書上的現成的實驗來解答新的問題。這樣才能百考不倒,大考小考都得高分。
四、恰當設問,巧用實例和數據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課堂上恰當設問是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落實啟發式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具有啟發性,鼓勵學生提問和爭論。不論是講解還是做觀察實驗,都要設計好調動學生思維的問題,突出啟發性,而不是告訴學生結論,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用實例和數據,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我們學校已明確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課堂采取的是1∶2∶1模式,即教師教授時間為10分鐘,學生練習20分鐘,教師點撥10分鐘。通過幾年的實踐,已經證明這種模式非常適合學生,把練習引進課堂,減少學生的作業量,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成績。課堂練習題的提前設計和課堂上的靈活使用,能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三大營養物質代謝這一部分時,學生對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圖解總是記不住,在講授完與生活實際相關的知識點后,教師向學生下發準備好的題簽,題簽上是三大物質代謝的圖解,重要的內容是讓學生獨立完成。規定的時間內大多數學生完成的情況很好,說明當堂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是實現生物課堂教學高效率的有力保證。
高中生物課的教學與初中有很大的區別,畢竟高中的生物有高考的壓力。所以力求課堂的高效率,是提高學生成績的有效辦法。
以上是我在幾年的教學中積累的一點心得,但是在應用的時候還得依據實際情況,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年級,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作者單位:遼寧省本溪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