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珍
幼兒階段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孩子在這一時期養成的學習、生活、品德等習慣將會受益終生。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幫助幼兒學會傾聽是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必要途徑之一。作為幼兒教師,我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老師在組織幼兒進行集體教育活動時,有的孩子東拉西扯,有的孩子答非所問?;剡^頭來想一想,孩子們在聽我們說話嗎?答案肯定是沒有。那我就談一談在培養幼兒傾聽習慣上的幾點看法。
一、教師以身作則,用榜樣的作用養成幼兒傾聽的習慣
我們要求幼兒傾聽他人講話,首先要以身作則,我們是否也在傾聽每一個孩子講話,是不是從沒打斷過孩子的講話呢?我們是不是限制了孩子說話的機會呢?有的時候我們或許會大聲斥責他們:“你再說話老師可不喜歡你了?!庇械臅r候孩子可能正有一件新奇的事要告訴老師呢,我們說沒說過:“老師這很忙沒空聽你說?!边@句話敷衍了孩子的同時也剝奪了他們說的權利,老師本身也沒有做好一個傾聽者的角色。
因此,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尤其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去教育幼兒。讓我們多留出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講話,哪怕是在我們忙碌時擠出的一分鐘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是寶貴的。孩子學會傾聽的關鍵在于我們的傾聽是否為他們樹立了榜樣。
二、興趣是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作為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不同程度的傾聽內容。比如在語言活動中,對小班幼兒選擇一些通俗、簡短、有趣、易記的兒歌、故事等;對中班幼兒則選擇一些稍長、形象生動、有一定表演性的內容;對大班幼兒則選擇一些相對較長、情節曲折、有一定難度的內容。這樣孩子們會百聽不厭,從而培養幼兒學會傾聽,發展幼兒語言。
幼兒期的孩子思維是具體的、形象的,因此我們展現在幼兒眼前的必須是活靈活現的。幼兒都喜歡卡通人物和小動物,那么我們就可以把這些做成教具給孩子們展示,再加上教師生動富有情趣的語言會使幼兒愛聽、會聽。其次,教師還可以設計一分鐘“傳話游戲”讓幼兒耐心傾聽別人說的話,最后告訴老師,鼓勵引導幼兒循序漸進的養成傾聽習慣。另外,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中用抑揚頓挫的聲調,夸張的表情說話,孩子們會更集中精神的聽。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中鼓勵幼兒的這種良好的傾聽行為,以便養成傾聽習慣。
三、環境是養成傾聽習慣的有利保證
面對不同性格的幼兒教師就要扮演多種角色,既要適當的控制住那些表現欲強的孩子,使他們自己明白積極回答問題的同時還要傾聽老師和小朋友們講話;又要鼓勵那些不善言談的孩子勇于發言,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尋找表現自己的機會。教師要對各種不同的孩子給予關心、理解、引導和鼓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從而激發孩子們傾聽的欲望。
傾聽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傾聽是人際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領;傾聽是事業成功的前奏?!安シN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傾聽習慣的養成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讓幼兒樂于傾聽、學會傾聽,讓孩子們在傾聽中逐漸進步、成長。
作者單位:香河縣劉宋鎮慶功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