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念碧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教學的需求,而新的教學理念也應運而生,創新教育日益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本文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的研究,分析如何在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 創新教育 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一直在尋求適合新時代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創新教育法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種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教育方法。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在于正確地運用和交流。但是,我們發現很多學生記了單詞,卻不會運用語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沒有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因此,本文結合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際,分析如何正確運用創新教育手段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一、在教學中明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時代,知識創新的速度不斷加快,知識更新的周期不斷縮短,人們對知識的占有由靜態轉化為動態。傳統的教育觀已經適應不了時代的要求,新的創新教育理念應運而生,它以創造和更新為原理激發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1.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品質,是人的智力核心,是創新的基礎,因此人們把思維和創新聯系在一起。但是,思維作為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規律的一種概括的、間接的反映過程,其前提是觀察、實踐和體驗,這就是說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主體的參與性,強調讓學生在參與中啟動思維機制,并通過以引導為主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培養學生使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設疑性求知,啟發式教學,是創新教育的良好方法,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大膽嘗試,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提出假設,并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等方式發展創新思維能力,進而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
2.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
新的創新教育模式明確需要變革初中英語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建立新的教學策略。改變傳統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倡導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比如在在詞匯教學中,長期以來形成了教單詞,講單詞,學生跟讀,記筆記,背筆記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到很枯燥乏味。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實物、簡筆畫、掛圖、歌曲、故事、情景等方式呈現單詞,然后通過學生造句,增強記憶。這種詞匯學習法雖沒有徹底改變原有的模式,但它無疑是一種思維技巧的創新,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一些創新手段開發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途徑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創設情境,注重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任務型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即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指令明確,語境適當,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例如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這一單元,為了讓學生對購物時的相關功能及句式的深刻印象,可以在教室里擺放架子,讓學生把準備好的服裝放在上面,設置成柜臺的樣子,兩人一組進行對話練習。這樣運用語言知識來達到交流的目的。
4.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入手,實施創新教育
創新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核心要素,是學生創新素質中的最高體現。通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其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敢問、善問、養成提問題的習慣,使學生在思維中提問,在提問中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需要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入手實施創新教育,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即變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思考。教學形式盡可能多樣化,采用小組討論、雙邊辯論、角色表演等課堂活動形式;在各個教學環節重視師生互動以及學生間的互動,盡量給學生創造展現個人能力的機會,讓學生運用求異思維的模式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5.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時代的迅速發展使英語教學手段也與時俱進,教師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輔助英語教學,創設情景化的教學模式。比如利用多媒體設備形成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豐富多彩的教學場景,刺激學生多種感官,達到眼、耳、腦、口、手多種感官并用,從而克服思維定勢,創設發散思維,求異思維的情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同時,通過信息技術的特殊功能,刺激學生的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使學生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的參與者,成為英語課堂學習的主體,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力,樹立創新思維意識,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如,在教學話題為“food”內容時,用多媒體展示party場景,讓學生參加這個party,隨著鏡頭的拉近,出現不同的食物,讓學生說出圖片中各種食物的名稱,以此引出單詞的教學。讓學生用句型“Do you want …?”、“Would you like…?”來詢問所需要的食物,以此進一步來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單詞和句型。這樣,集文字、圖像、圖形、聲音、視頻、動畫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增強了情景的形象性,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自覺地去學習,增強了學習效果和教學的有效性。
三、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學習氛圍能活躍學生思維,也是創新教育成功的保證
學生對英語課是否感興趣,跟師生關系是否融洽有很大的關系。這就要求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賴感,讓學生從心理上接納你的教學,從思想上樂于接受你的教誨,并努力將教誨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教師的期望。反之,如果學生對教師不滿意,產生厭煩、對抗的不良情感,必然會阻礙知識的傳授。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盡量把樸實、自然、含蓄幽默、深刻的多種風格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英語課堂上,做到寓情于教、寓趣于教,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其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自動自發的狀態下輕松愉快地提高自己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總之,創新能力是一個人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陶行知先生也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在于培養學生能思考會創造的能力。”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主旋律,教師正確運用創新教育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這也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2.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頁。
3.呂娟.《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2009.3
作者單位:成都46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