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生油
摘 要:備課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本文強調把握備課環節的幾個關鍵要素和教學原則,從而提高過程的實效和可持續性,有效減輕教師工作負擔。
關鍵詞:備課 教案 教材 學生 教學原則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備一節課往往要涉及很多方面,概括起來主要是要熟悉教材、熟悉學生,并在此基礎上具體確定教學方法,細化教學思路,準備教學器材,必要的課件制作以及教案的制定。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條理地進行教學,使教學有案可循,總結有據可查。然而備課畢竟不是教學工作的全部。教師還需要將更多的精力落實到課堂教學,學生作業的檢查、批改以及必要的講解和輔導上。教師的工作任務是艱巨的,過多時間花在教案的制定編寫上勢必會增加教師的負擔。所以如何提高備課的實效性,使教案真正為上課服務,且可持續性使用,值得探討。
巴班斯基在《對現代課堂教學的若干要求》中指出“編寫授課計劃不是為了一種形式,而是為了更正確的組織教學工作。……通常遇到的問題是:值得把課堂教學的任務,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方法都用書面一一記下來嗎?……我們認為,課堂教學的每一節課任務都必須認真地考慮,至于書面的記錄,只要整個課題或某一課題最重要的問題的一兩節課寫一寫就行了。同時,這項工作在新學年里就已經不需要再耗費補充的時間了……”
教師對教材和學生能力基礎的把握上需要有個長期的過程。對教材內在聯系的認識,以及某個課題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的確立是逐步到位的。是通過日常教學活動,與學生的不斷接觸、交流,以及教師自身不斷學習、思考、總結后所達到的一種境界。更多靠平時的積累。
備課的首要任務是了解本節教材的內容編排,概念定義和規律的描述和應用。要結合教學大綱和新課標的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內容和教學方法。分析課本上相應的實驗、例題和習題,參考一些教案和課件進行必要的實驗準備和課件的修改。
備課的關鍵是要理解教材、大綱和新課標編寫過程中所遵循的以下幾個重要原則。
一、教學的系統性與連貫性原則
二、可接受性原則
三、激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認識興趣和對知識的需要感原則
四、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獨立性原則
以上原則是從學生認知規律出發的。知識與技能技巧的掌握需要有系統、有條理。教師要理解教材的每個組成部分與其他部分的邏輯聯系。教學目標和內容的設定要立足于學生實際的智力潛力水平,講授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要注意學生智力的最近發展階段。同時要重視挖掘知識的興趣點并關注學習的動機作用。
參考文獻:
1.許國梁主編《中學物理教學法》
2.《創新備課方式》
3.巴班斯基.論教學過程最優化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