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雄


一、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材內容及教學對象簡要分析
本節內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包括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兩部分內容。在本章前,學生已學過二氧化碳等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識和氧化還原反應等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已具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斷能力。本節的知識點都可通過實驗導出和驗證,通過本節的學習,可使學生初步學會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擴展的能力,所以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通過設置問題組,引導學生通過思考,進行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做出正確的推理和判斷,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二氧化硫的性質能認識得更深入、更透徹,同時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個過程中,設置的每一個問題層層遞進,有利于推動教學。
(二)教學過程設計
對SO2的物理性質的教學:主要通過展示一個裝有SO2氣體的礦泉水瓶,通過觀察可以得出SO2的顏色、狀態。同時,可通過聞SO2的氣味,得出SO2有刺激性、有毒。然后向礦泉水瓶中加入五分之一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觀察礦泉水瓶被壓成了扁平。從而證明SO2易溶于水,進而歸納出SO2的物理性質。
對SO2的化學性質的教學:采用實驗探究法,啟發學生根據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和氧化還原理論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問題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二、本節課設置問題組,進行有效提問
具體問題內容見以下“教案”部分。
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