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巍
開學已經好多天了,所有的事情都按部就班地進行,上課,下課,備課,批改作業等,麻煩事來了,學生反復向我告狀:“老師,武婷又沒完成作業。”真是氣死我了,其實,在接這個班的時候,上任教師就和我談起這個學生,小孩聰明,伶俐,她好學,樂于助人,就是太懶。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不完成作業。學校里的作業還好說,在老師的“逼”迫之下最后一個完成,家庭作業那就別提了,一個字也不寫。
我試圖用盡各種方法:讓她在教室前亮相——她好像已習慣這種懲罰,面不改色心不跳;讓她到教室外補作業,她又咬著鉛筆搖頭晃腦;讓她回家去補作業,等到她再回到學校時,作業還是沒寫好,或只寫了一點點兒。最可氣是有一次,我布置了星期天作業,放學了學生都陸續離開了教室,我特意叫住她,囑咐她完成作業。結果星期一早上我批作業時,她一個字都沒寫。我一氣之下,照她屁股打了兩下,可她竟無動于衷——可見挨打她也已習慣了。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吧,我找她談話,給她講寫作業的重要性等,她當面答應的好好的,可過后全忘了。難道就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
我自己靜下心來,仔細地回憶了開學這一段時間的做法,這不和一年級的老師做法一樣嗎?一樣的做法結果怎么會不一樣呢?看來要改變她只有采取不一樣的做法。這又讓我回憶起她的優點來——好學、助人,領導能力強。為什么不用她的優點來改變她的缺點呢?對,就這么做:
(一)我首先把她從第4排,調到第一排,安排在我講桌跟前,上課和我面對面。我給她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領讀。由于她聰明,好學,接受新事物快,上課講的知識,講過了她很快就會了,我充分利用這一點,只要她學會了,我馬上對全班學生說:“武婷同學都學會了,讓她做老師的小幫手,領大家讀幾遍好不好?”她一聽,倍感這任務光榮,不僅大聲、準確地領讀,還主動地幫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差生,直到差生全部學會為止。沒想到這一招,不僅使她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還讓她有機會幫助別人,更讓全班學生改變對她的看法,重新認識她。
(二)表揚她,鼓勵她。由于長期不完成作業,在老師、同學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好,我和她有個約定:只要她說話算數就獎勵她一個本子(田字本、方格本等),只要她連續5次完成作業,就獎勵她一個大練習本。有了這樣的約定,她完成作業的次數比以前多多了。有一個星期天,她竟然拿著自己的作業本,跑到我家里讓我檢查她的作業。我對她說:“今天我要獎勵你三個本子,第一你說話算數,第二你主動完成作業,第三你信任老師,同時也為你取得的進步。”武婷同學高興極了。
(三)給她點事做,由于她坐在講桌跟前,我就叫她幫我翻作業本,我批改,上她拿著錯了的作業去找學生改正,還讓她幫助老師監督幾名差生的學習情況,主動向我匯報等,我還讓她教幾名差生讀詞,更正個別錯字,讀音標等,總之盡量讓她給全班同學留下一個好印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武婷現在變得比以前好多了,雖然有時也有不完成作業的情況,但80%的情況之下能完成,同時她也變得越來越被老師和同學接受了。由原來的“壞”學生變成了現在的“好”學生了。
作者單位:安徽省宿州市欄桿鎮闞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