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恒竹
理想的課堂是在科學的價值觀引導下,自主構建的過程,是真實有效的師生互動過程,是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為追尋這一真實有效、互動生成的課堂教學境界,筆者就自己從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進行了回顧和反思。
一、生活認知——教學數學的基石
布魯姆說過:對數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孩子在生活中已積累了不少經驗,獲得了不少課本內外的知識。因此,教師應善于把自己的教學設計巧妙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認識基礎上。
如:“分數的意義”教學片段
師:關于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分數的讀法,如3/5讀作:五分之三。
生2:我知道分數的寫法,如3/5應先寫分數線,再寫5,最后寫3。
生3:我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短橫叫分數線,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分子,分數線下面的叫分母。
……
師:這樣吧,請用老師提供給你們的材料(6塊橡皮、8枝鉛筆、一些張長方形紙、一米長的繩子)盡可能地創造一些分數。
學生分小組進行操作,全班交流。
對五年級學生來說,“分數的知識”絕不是一張白紙。在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說說已經了解的“分數知識”,找準了教學的切入點,調動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
二、用活教材——彰顯數學的魅力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體會編者的意圖。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創造地運用教材資源,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三、互助合作——探究數學的捷徑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空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彌補了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學生的教學不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如:“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教學片斷
1.第一次統計3分鐘內通過204國道各種機動車的數量。
(1)播放錄像,教師不做任何指導,學生嘗試記錄。
(2)學生發現問題:車的種類太多,開得太快,一個人看不過來……
(3)小組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4)學生匯報交流,相應解決這些問題:
①明確機動車的類型:客車、貨車、小汽車、摩托車。
②記錄的方法:畫“正”字,畫“∨”或畫“O”等方法,并比較出畫“正”字的方法最為簡便。
③讓學生體會合作的意義:車的種類太多,又開得太快,一個人來不及記,只有通過小組內合作來完成。
(5)再次展開討論,定出一個分工合作的合理方案。
2.第二次統計3分鐘內通過的204國道的各種機動車的輛數。
(1)再次播放錄像,組內合作收集數據。
(2)全班交流,匯報數據。
這里,教師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情境,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技巧。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讓我們合著新課程改革的節拍,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濱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