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雋
摘要:貴州礦產資源豐富,種類齊全。開發潛力大。發展礦產采選業可以支撐地區經濟快速增長。本文分析了發展礦產采選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和推動作用。提出了金融支持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礦產采選業感應度系數影響力系數金融支持
貴州位于中國西南,地處云貴高原東部,居于長江、珠江兩大河流上游的分水嶺地帶,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山川秀美、氣候宜人的內陸型省份。貴州的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其內部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將礦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是貴州經濟發展的一個重點。
一、貴州礦產資源概況及利用前景
貴州是全國的礦產資源大省,其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礦產儲量。貴州的礦產資源品種多,分布廣,成礦條件好。到目前為止,總共發現110種礦產資源,主要儲量產地1339處,礦床、礦點2600余處,探明資源量的礦產地780處。其中,煤炭的保有儲量為529億噸,在長江以南的各省中排名第一。除煤炭外,已經探明的礦產資源有76種,位居全國前5位的有28種,總計潛在經濟價值3萬億元以上。鋁土礦、磷礦、錳礦、銻礦、汞礦、金礦等特色礦產的保有量在全國也占有難以替代的地位。
貴州富集的礦產資源是支撐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基石。富饒的礦產資源和前景廣闊的原材料工業是貴州經濟快速增長的有利條件。貴州的優勢在資源,依托資源優勢,著眼于礦產采選業的開發、利用,大力發展原材料工業可謂前途光明。依托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開發各類礦藏,不僅為西南、華南地區的產業部門提供原材料支撐,也為本地區的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能使貴州經濟迅速崛起。
二、礦產采選業拉動貴州經濟增長的投入產出分析
在投入產出分析方法中,經常用感應度系數反映一個產業受其他產業需求的波及程度;用影響力系數反映該產業對其他產業的影響程度。感應度系數是某個產業部門受到其他部門對本行業產品需求的感應程度,即需要該部門為其他部門的生產而提供的產出量。如果部門提供的中間使用多,感應度就大。它反映了該產業對其他生產部門的推動作用和支撐作用,代表了該部門的前向關聯度。影響力系數表示當國民經濟某產業增加一單位最終使用時,對經濟體中其他產業所產生產品的需求的波及程度。如果某個部門對其他部門的中間產品需求大,則該部門的影響力就大,說明該產業對其他產業的拉動作用大,對社會生產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產業的后向關聯度強。
為了宏觀分析,我們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02),把部門行業分類中的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共4個產業合并為礦產采選產業.通過對貴州省2002年42部門投入產出表的合并計算,我們得出了一、二、三產業和獨立出來的礦產采選產業的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表,并以此來說明礦產采選產業對貴州經濟的拉動作用和推動作用。
從表中可看出,剔除了礦產采選業的第二產業的影響力系數為1.2331,是各產業中影響力系數最大的,它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也最大。其次是礦產采選行業的影響力系數為1.0453,高于社會平均水平值1,對其他產品部門的拉動作用僅次于第二產業。數據表明,剔除了礦產采選業的工業仍然是貴州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礦產采選業的影響力系數也高于平均水平4.53個百分點,說明礦產采選業的后向關聯度很強,與其他產業的技術經濟聯系緊密,社會生產的輻射力強,對拉動貴州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感應度系數大于1的產業有兩個,分別是剔除了礦產采選業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但是,作為資源優勢大省的貴州,其礦產采選業的感應度系數卻很低,僅為0.6405,甚至低于農業的0.7234,這說明礦產采選業的產業前向關聯度小,對其他產品部門的支撐作用不明顯,但從另一方面看,礦產采選業仍然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
貴州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把礦產采選業作為優先發展的產業是十分恰當的。因此,深入開發貴州的礦產資源,加大對礦產采選業的投入將促使貴州經濟整體朝著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
三、金融支持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金融部門作為生產性服務部門,在加強風險防范的前提下,對貴州礦產采選行業的發展給予了多方面的支持,但資金短缺、金融效率低下仍然是金融支持的主要問題。
首先,礦產采選行業的資金需求較難滿足。用于發展礦產采選業的資金數量大,回收周期長,還存在著諸多不可預知因素,這導致了信貸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及收益等難以得到保證。礦產采選業所需的長期資金支持經常遇到風險性難題。其次,礦產采選業的融資渠道少、融資效率低。由于該產業發展的資金主要依靠銀行信貸,受金融機構信貸管理體制的制約,礦產采選行業的貸款條件較為嚴格,貸款數量不足與貸款時滯等低效率現象時有出現。再次,礦產采選業運用其他金融衍生品進行投融資的規模較小,操作水平也不高,礦產資源領域中金融市場所發揮的作用亟待增強。
四、礦產采選業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議
(一)培養有利于礦產采選行業發展的資本市場。由于傳統的資本市場并不能適應礦產采選行業的融資需求,必須設計新的體系,以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建立證券融資、招商引資、金融信貸、民間資本等多元化的籌融資途徑,為礦產采選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優化、配置生產力。
(二)提高礦產采選業的直接融資能力。適度加大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引導各方面資金投向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等項目。通過轉讓股份等方式,壯大資金實力。鼓勵和支持礦產采選業中的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債券和中長期債券,并在條件成熟時推進該行業中的企業成功上市,擴大直接融資比例。
(三)進行金融創新。各金融機構要建立科學的信貸決策、執行和監督考評機制。合理調整、配置金融資源,明確信貸支持重點,盡力將金融資源傾斜到促進礦產采選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項目上。合理確定貸款權限,增強基層信貸機構的靈活性,建立礦產采選業項目貸款評審的“綠色通道”,以便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同時,還要加強信貸資金監測預警,采取措施規避和降低金融風險。
(四)實施保險創新。從產業角度看,礦產采選業的發展面臨三方面風險:開發風險、產業優化升級風險和生態風險。為了適應礦產采選業的發展,需要努力研究、擴大與之相關的保險險種。促進保險制度創新,要更新保險觀念,提高保險資產證券化水平,還要從服務意識、服務手段等方面人手.創新保險服務體系。
責任編輯:弭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