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文靜
[摘要]《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之所以能在第81屆奧斯卡獲得如此多的獎項,不僅得益于一個好的故事,更得益于導演對敘事結構的架構。根據舟橋和郎對腳本形式的分析,這部影片運用了擰繩式的敘事結構,即,通過“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節目、警察審訊與杰瑪兄弟人生經歷三條線同時并進,擰成杰瑪人生和愛情獲得成功的經歷這股繩,從而繪制出一幅印度底層社會的文化事象圖。
[關鍵詞]敘事;敘事結構;擰繩式;分析
在第81屆奧斯卡獎的激烈角逐中,《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以下簡稱《貧民富翁》)一舉攬走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剪輯等八項大獎。誠然,這部影片的成功有著多方面的因素。然而,該片的更為成功之處應該在于導演對影片的敘事架構。導演用獨特的多條線索平行鋪展、精巧的敘事結構來建置故事,安排情節內容,從而突出影片的主題。本文試圖通過對本片的敘事結構分析,來解讀影片的內容和主題。
一、三條敘事線索演繹一個勵志主題
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是奇觀與敘事的完美結合。敘事,就是講述發生在某個假定時間和空間里,具有因果關系的事件,這個事件往往是由一個狀態開始,由于某些原因而引發一系列變化,最后形成一個新的狀態。首先從鏡頭語言來看,影片《貧民富翁》已經給了我們一個展現真實的印度這個視覺奇觀。同時,它還擁有一個好的敘事主題,即,一個貧民窟出來的小孩杰瑪,因一次大型的宗教沖突從小失去了母親,與哥哥相依為命,然后在流浪中成長,經歷了人間的許多挫折和疾苦后,最終在生活和愛情上都取得成功的結局。一個平靜的社會狀態開始,一個封閉的團圓結尾。
作為一部敘事電影,除了需要具備一個好的故事外,更需要懂得如何架構故事中的各個環節,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楊義曾在《中國敘事學的文化闡釋》中指出:
“敘事學的要點就是把握三把尺子:一把尺子是結構,一把尺子是時間,一把尺子是視角。”對于敘事結構,在理論界的定義頗多,說法也不一。李顯杰在《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中是這樣定義敘事結構的:“具體到電影多級層面的復雜概念。其首要的和最基本的一個層面,是指一部具體影片的結構(組織)關系和表達方式。這個層級上的敘事結構又可以稱之為本文結構或‘影片總體結構”。在影片總體結構的意義上,敘事結構與通常所說的電影蒙太奇結構含義相當,它表示這一部影片的總體架構方式,包括我們以上幾章論述的時間畸變、空間呈示、敘述方式等各個要素和方面在一個統一的整體結構中的分解、配置、對應和整合。
對于這個人物勵志型主題,導演并沒有采用傳統l的線性敘事方式來講述故事,而采用的是多條線索,多重視角來敘事的。在架構影片時,導演首先以字幕的形式告訴觀眾,故事發生在2006年的孟買,然后以“杰瑪是還差一個問題就能贏到2千萬了,他是怎么做到的”這個問題為切入點,再通過畫面蒙太奇分別展示三個場景:警察局審訊、節目現場答題、舍利姆往浴缸撒錢。這也就是導演用來架構整部影片的三條線索。
第一條敘事線索:杰瑪參加了《誰想成為百萬富翁》這個節目,這個節目在當時的孟買非常有名,很多“教授、醫生、律師等杰出人士”參加這節目卻“從來沒有超過600萬盧比”的。但杰瑪順利闖過了倒數第二關,因為大多數問題都是他曾經經歷過的。而不會的題目也通過求助或自己的人生經驗而答對了。
第二條敘事線索:杰瑪、哥哥舍利姆及女友拉提卡的成長歷程。杰瑪和舍利姆從小在貧民窟生活,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因為一次宗教沖突,杰瑪和拉提卡都成為孤兒。他們被領到孤兒院,卻同樣受人的傷害。后來杰瑪兄弟逃跑,從此在火車上、泰姬陵流浪。長大后,杰瑪認真工作,而舍利姆帶走拉提卡加入黑幫。最后舍利姆被殺,杰瑪與拉提卡永遠在一起。
第三條敘事線索:杰瑪因為順利闖關而被主持人舉報作弊。杰瑪在警察局被審訊。因為他來自貧民窟,只是個倒茶水的,所以在警察局就被定位為騙子,不相信他能順利答出所有題目,甚至被隨意打罵和用刑。最后,警官以評價杰瑪“你太減實了”來結束審訊。
在這三條線索中,前兩條線索采取的是非限制性敘事視角,而第三條,也就是杰瑪的成長經歷則用的是限制性視角,也就是杰瑪的視角來敘事。
二、三條敘事線索既交融并進。又相互獨立
一般來說,一部成功的影片都應該具有自己獨特的文本敘事結構。在時間邏輯角度來看,《貧民富翁》是線性敘事,它主要是講述杰瑪從童年到成年這段時間的人生經歷。不同的是,它是以故事中的某個時間點為銀幕時間,用回憶來追述過去,同時也對現在進行敘述。導演并沒有像其他影片一樣,只是簡單地用回敘來講述過去,然后在時間匯合時講述現在。他是以人物關系或者場景為媒介,將影片分為三個板塊,也就是三條線索,如,杰瑪與警官形成一條“警察審訊”線索;杰瑪與主持人形成一條“節目答題”線索;杰瑪與哥哥、拉提卡形成一條“成長”線索。但是,三條線索并非孤立地敘事。
舟橋和郎的《電視劇腳本作法四十八講》第十二講“腳本的各種形式”中把電視劇腳本的形式分為七種:擰繩式、念珠式、公共汽車式、旅途式、大型旅館式、舞會手冊式、馬祖卡舞會式,等等。電視劇腳本如此,電影敘事結構當然也不例外。《貧民富翁》中的三條線索就是通過擰繩式而交融在一起,從而推進影片發展。
“擰繩式具體怎樣做呢?假設現有一個故事(白線),在進展中暫時打斷一下,插入另一個故事(紅線),這兩個故事即成了紅白擰成的繩子,交錯進展。(其次再插入第三個故事(藍線),三種顏色便纏在一起,又再編入黃色的線,……就這樣把各種各樣的線擰成了一股繩子。但必須保持一定的秩序,這個秩序就是故事的主線(即紅白線)。故事的支流是藍黃線,支流不能喧賓奪主使主題不清。白線要有始有終地貫穿全劇,而藍線和黃線只偶爾色彩濃重些,但決不能超越紅、白線,這就是秩序。”
影片一開始,就相繼將三條線索展現:杰瑪在警察局被刑罰審汛(藍線)——舍利姆往浴缸里撒錢(紅線)——杰瑪參加“準想成為百萬富翁”節目現場(白線)。在審汛中(藍線),跟隨杰瑪的思緒,通過相似物、相似場景或相似話語進行轉場,鏡頭不斷地在節目現場(白線)和拉提卡(紅線)之間來回,在確保交代了主人公杰瑪的身份的同時,影片敘事也更為緊湊,又不會讓影片顯得呆板枯燥。
影片以警官的第一個問題“你是怎么知道答案的?”以及杰瑪的“我知道答案”開始,杰瑪對自己童年在孟買貧民窟的生活進行了回憶,并引出了他們兄弟對《三個火槍手》的了解,為后文做鋪墊。這個回憶中設置了一大段追逐戲+伴隨著具有印度特色而緊張的音樂,鏡頭將孟買貧民窟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環境展現出來,形成了寶萊塢不曾展現過的視覺奇觀。
接下來,警察是通過觀看《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節目錄像,按節目的問題順序來審問杰瑪,藍線引出白線,同時又依附著白色主線的前進。而杰瑪的回答是對往事的
一段段回憶,也就是在白藍兩線交織時,再添加紅線進行編織。如,錄像中主持人提到的第一個問題:1973年的動作電影《囚禁》的主演是誰?杰瑪回憶小時候為了得到阿米達·巴徹的簽名,自己跳進糞池的經歷。又如,第三個問題:宗義中描述的羅摩神右手握著什么?因為宗教沖突,杰瑪的母親死了。杰瑪和哥哥在逃跑中看到了女孩化妝成羅摩神的樣子。這些經歷對于他來說,應該是永生難忘的,所以他知道答案是必然的。
接下來的七個問題中,其中的五個問題涉及杰瑪人生某個階段的一個細節,杰瑪的回答也就引出了相關的經歷。如果說,“誰想成為百萬富翁”是一根中心線,那么,杰瑪相對應的人生經歷就是被中心線串連起來的一個個珠子。它們既可以看做是一個個獨立的小故事,卻又相互關聯,并且是按時間的順利發展進行的。單單拿出來看,這應該是一個念珠式的敘事結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在擰繩式敘事結構下隱藏的念珠形式。
三、細節處理中的隱性蘊意
在三條敘事線索中,紅藍兩條線索是為白線服務的,推動白線的發展。杰瑪對往事的回憶又并非單純的回答“怎么知道答案”這個問題,它同時還對人物形象進行了刻畫。如,聽說阿米達來了,舍利姆故意把杰瑪鎖在廁所里;又如,因為有人出了高價,舍利姆把杰瑪辛苦得到的阿米達簽名照賣掉;再如,舍利姆在孤兒院做幫兇,在火車上、泰陵姬偷盜,等等。這些細節很好地體現了舍利姆的人生觀、價值觀。而杰瑪不同,他聰明卻善良,收留并營救拉提卡、在泰姬陵做導游,在小餐館做服務員、在XL5通訊公司做茶水生等,都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來生存?所以,他們兄弟倆最后走上不同的道路也就成了必然。
同樣,在“準想成為百萬富翁”節目中,編導設置了三個杰瑪回答不出來的問題。其實,編導對這三個問題的設置和處理都是非常巧妙而用心的。“印度國徽中有三只獅子,獅子下面寫的是什么字?”答案是:真理能戰勝一切。這個答案很簡單,就如警官所說“我五歲大的女兒都能回答這個問題”。而杰瑪卻不知道,這側面反映印度社會窮苦階層的可悲,強化了前面展現出貧民窟的影像意義。第二個問題:“哪一位板球運動員是本世紀歷史得分最多的?”答案是杰克·豪爾斯。休息的時候,主持人故意給了他一個錯誤的答案B,杰瑪利用了第二個求助辦法后在剩下的B和D中選擇,杰瑪毅然選擇了D。這是導演對人性的黑暗面徹底而赤裸地揭露,經過暴力、陰澡、背叛的杰瑪對人性的黑暗面有了深刻的認識。最后一個問題:“《三個火槍手》中三個火槍手的名字,有波托斯、阿托斯,另一個的名字?”《三個火槍手》是杰瑪和舍利姆從小就喜歡的書,他們兄弟倆與拉提卡曾自稱為是“三個火槍手”,但杰瑪和拉提卡卻還是不知道第三個火槍手叫什么名字。杰瑪在完全憑感覺的狀態下猜對了這道題,我們不能不說,這是命中注定的,就如影片開始的第一個問題一樣。
在節目的最后一天,杰瑪從警察局出來,進入節目現場,拉提卡通過電視看到杰瑪并去尋找他,三條線索的時間走向統一。而從這里開始,藍線開始退出,只剩下白線與紅線。導演再次用畫面蒙太奇將同一時問中的杰瑪、拉提卡與舍利姆剪輯在一起。將節目現場、貧民窟等故事中的各個有關聯的單元最終融匯成一個整體。白紅藍三色最終匯織成一股色彩斑斕的繩。
就是這樣,導演丹尼·博伊爾從“你是怎么知道答案的”這個問題引發開來,分三條線索來阱述一個故事。雖然看起來每條線索所包含的細節都很多,而且相互關聯互相影響,但導演將它們安排得井然有序,做到每條線都內容飽滿,相互推動。沒有絲毫凌亂之感。因而,我們不得不贊嘆導演對敘事結構處理的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