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桂花
〔關鍵詞〕 地理教學;地理信息系統;
必要性;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2(A)—0035—01
地理信息系統(GLS)是處理地理資料的電腦信息系統,它可用來收集、儲存、更新、管理、分析及展示所有形式的地理信息。中學地理教學中借助GLS中數字化的地理信息,設計知識重組的方式,可以使僵化的教學方式得到改善,將原本教條式的課程內容生動化,加強學生的空間概念,讓學生建立起空間現象的關聯性,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結合原有的認知結構,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
一、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應用于地理教學的必要性
1.地理學科的發展要求決定了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應用于地理教學的必要性。地理學研究涉及到大量的地理信息,包括大量地理數據、地理文獻、地圖、地理景觀等。在處理、分析過程中,僅依靠傳統的抄錄、整理的辦法對某些地理現象是不能作出完整、充實的評價。信息時代的到來,為地理教學帶來了各種各樣的信息與資料,從傳統的地理文獻、數據到多媒體的圖片、影像、聲音。面對如此龐大的信息庫,如此充實的地理信息,傳統的處理信息的方法無法適應新要求。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改變落后的地理教學方法提供了契機,為地理教學承擔了良好的信息載體作用。
2.信息社會的地理教學必然要求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應用于地理教學并不是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盲目附和,而是教學本身的需要。信息時代對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不能停留在書本知識上,而要讓學生自己掌握獲取地理相關知識的能力和方法,即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因此,在掌握地理知識的基礎上,還應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及地理思維方式的培養。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分析地理事物能充實理論,為理論提供依據并增強理論的科學性。因此,地理信息系統應用于教學并不是單純介紹地理信息系統知識,而是讓學生通過接觸地理信息系統開辟一條學習地理知識以及其他科學知識的新途徑。
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有提高地理教學效果的作用
1.用于綜合、圖解地理分布現象。地理教學首要的功能是培養學生閱讀、填繪、分析地圖的能力。地理教學中有關地理分布知識隨處可見,以往的教學手段是運用掛圖、課本附圖來講授。教學掛圖與投影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教學內容,通過計算機與大屏幕投影來講解,效果就更好。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制作相應軟件具有以下優點:(1)圖形比掛圖更準確、比地圖更清晰,特別是地圖注記和符號規范、清晰、易讀。(2)可以復合疊加呈現,可以動態顯示,還可以用幾個圖層分繪組成一張綜合的地理事物分布圖。(3)易于儲存,計算機以數字方式儲存信息,不易損壞。 (4)可以把分布圖與信息數字結合起來,給學生形象的概念。
2.用于地理數據的存儲和圖形化顯示。地理教學中常涉及到很多地理數字信息,如世界主要國家小麥產量、世界七大儲油區的石油產量等。以往采取繪制幻燈片或版圖,以柱狀圖、折線圖的方式進行表示。使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顯示地理數據具有簡便、準確、多樣化等特點。計算機處理數據準確,顯示圖形標準,給學生以準確的量的對比,不僅可以以柱狀圖、折線圖的方式顯示,還可以以餅狀圖、三維立體圖等多種方式顯示地理數據。并且可以與地理分布圖相結合,創建相應的專題地圖,把平淡、空洞的數據空間化。
3.用于示意圖的動態演示和模擬動畫演示。這一部分功能主要體現在自然地理的教學中,如地球的運動、地球水循環、褶皺與斷層,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氣旋與反氣旋等。這些知識反映了空間現象的基本原理,用一般方法和平面靜止圖進行教學,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而地理信息系統的動態演示功能可以實現地理現象的模擬演示,使學生獲得更形象化的認識,從而起到突破難點的作用。
4.用于課堂練習題的編制和學生成績的評判。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將課堂練習穿插于講課之中,隨講隨練,能起到輔助教學作用。尤其是一些人機交互性較強的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很大幫助。用計算機評判學生成績公平、準確、快速,沒有人為因素干擾,并可根據成績循序漸進地安排學習,達到教與學雙向溝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