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輝 龐連華
摘要在正當防衛中必要限度的界定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必要限度的判定涉及到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的區別。必要限度的正確判斷在司法實踐中意義更加重大。本文通過對必要限度概念的界定,為必要限度的判定提出了一些標準,以期對司法實踐有所裨益。
關鍵詞正當防衛 防衛過當 必要限度
中圖分類號:D9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080-01
必要限度是正當防衛保持其自身的合法性質的數量界限。根據刑法第20條第2款的規定,防衛的必要限度是指防衛人的防衛行為足以有效地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的且沒有對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的限度。防衛的必要限度包括兩層含義:一個是指防衛人的防衛行為正好足以制止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為。正好足以制止,是指防衛行為的強度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并且防衛行為的強度同侵害行為的強度是基本上相適應的;另一個是指防衛人的這種必需的防衛行為,沒有給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也就是說,只有在防衛行為沒有造成重大損害的情況下,它才是在必要的限度之內。
正當防衛制度源于人們對于正義的道德需求,正當防衛制度的發展也應該符合人們最樸素的情感。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無論是立法者抑或是司法者對于防衛必要限度的判定或者說是解釋,都應當在罪刑法定原則的限度內盡量與社會一般理念保持一致。對于防衛必要限度的把握必須遵從民眾的樸素感情和普遍認知。誠然,必要限度的判斷是一種事后的判斷,我們不可能再現案發時情形,只可能結合一些事實和情節做出事后的推斷。再者,不同的人對必要限度的把握與理解的程度也可能不盡相同。所以,同一個案子在這個法院可能被認為是防衛過當,而在別的法院可能被認為是正當防衛。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法官也是正常的人,也像普通民眾一樣擁有樸素的道德情操和對正義的訴求。我們的法官如果站在普通民眾的立場,從人們的普遍認知和法律情感出發去解釋防衛的必要限度,那么得出的結論才有可能是正確的,才可能不至于出現同一個案件在不同的法院得出不同結論情況。
當然,這里只是提出了一個把握必要限度的抽象標準,要使這一標準應用到司法實踐,還必須有一些具體可操作標準。(1)要考慮不法侵害的嚴重性和急迫性。在防衛強度小于或者等于不法侵害的強度下,不存在所謂的防衛過當的問題。在防衛強度大于不法侵害的強度下,是否超過防衛的必要限度,要根據防衛行為的限度是否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根據當時的情形,如果這種防衛限度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那么這種防衛行為就是正當防衛,否則就是防衛過當。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必要限度的判斷是一種事后判斷,是司法者事后根據各種相關事實進行的冷靜分析,我們不能以事后絕對冷靜的分析去要求防衛人在防衛時的限度。法官要把自己置于生活在社會中普通一員的地位,以一般民眾的道德情操和公平、正義感為判斷標準,根據當時的環境,設身處地地去分析防衛的必要限度。如果防衛行為在一般人看來是正當而必需的,那么這就表明防衛人在防衛強度的拿捏上達到了社會公眾所要求的注意義務。即使出現了重大損害的結果,也不能認定為是防衛過當;如果防衛的強度明顯超出了一個正直善良的公民憑借其道德情操和正義感可以接受的程度,同時如果不對這種超過必要限度的防衛行為給予懲罰,就會危害社會秩序和一般民眾安全的強烈感覺時,那就說明這種防衛行為的強度就失去了其得以正當化的法律基礎。(2)不法侵害的權益。防衛的必要限度只要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那么這種防衛行為就是在必要限度以內。但是,如果所保護的法益與所損害的利益之間,過分懸殊的話,為了保護較微小的權益而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傷或者死亡,即使是非對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傷或死亡不足以保護微小法益的情況下,也不能認為這種防衛行為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在這種情況下,防衛人是有防衛目的的,盡管新刑法的修改明顯向有利于防衛人一方傾斜,我們也不能完全認為只要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那么就是在必要限度以內。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人們的一種權利,是權利就會有義務。防衛人在防衛時的義務就是要防止防衛權的濫用。如果允許防衛人為了保護較小權益而對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的話,那么就會出現防衛人在防衛時為了較小利益故意對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傷或死亡的結果,進而導致防衛權的濫用。(3)防衛時的客觀環境。本文之所以把防衛時的環境單獨列出來加以說明,是說明防衛必要限度的判斷往往取決于防衛時的客觀環境。防衛的強度、防衛的手段在大多數情形下決定于行為人在防衛時的環境。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下,防衛人往往處于一種比較緊張的狀態,這時防衛人的防衛心理欲望比通常情況下要強烈得多。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樣對當時的情形做出冷靜的分析。如果我們對防衛必要限度的判斷像正常的環境下一樣,那么就有點過分苛求防衛人了。所以,這種情況下防衛必要限度的判斷要松于正常情況下必要限度的判斷。防衛時的環境主要是指不法侵害發生的時間、地點等。如果不法侵害發生在夜里尤其是周圍人較少的時候或者是人煙稀少比較偏僻的地方,這時行為人防衛的強度往往大于在白天或者鬧市區的時候,我們不能據此認定防衛人的行為是防衛過當。法律不強人所難,此種情形下,法律對防衛人注意義務的期待性也有所降低,所以,此時,此景,就應允許防衛人擁有更大的防衛權利,對必要限度的把握要寬于在白天或者鬧市區的認定。
參考文獻:
[1]陳興良.正當防衛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