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欣
摘要人們在乘坐飛機出行時,出于經濟實惠的目的經常購買打折機票,但打折機票也往往規定有限制旅客權利的條款,尤其是其中的“不得變更,不得退票”條款,那么關于這一條款的法律意義究竟如何解釋,本文對此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打折機票 不得變更 不得退票
中圖分類號:D9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115-01
最近幾年一直不斷的出現關于“不得變更,不得退票”條款的訴訟,多為旅客購買打折機票時,其所簽訂的購票合同中載有“不得變更,不得退票”條款,等到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無法按照原訂機票的日期出行而要求退票或變更時,才知道不能變更或退票的情況,于是喪失全部票款,而只能退給燃油費和機場建設費。
從航空公司的方面來看,之所以規定打折機票不能簽轉退票,主要是為了保護其自身利益,避免票務交易的變動以及機票差價的損失,同時也有限制代理商為牟利囤積低價票的目的。航空公司認為是把旅客購買低價票所獲得的優惠作為承擔不能簽轉或者不能退票的對價,既然在票價上得了便宜也就自然要承擔相應的風險。而且關于限制條件,各航空公司一般也都會打印在機票上或口頭通知,網上購票也會如此。
如果旅客簽訂了與航空公司的打折機票購票合同后,合同中也規定了不得變更或不得退票的條款,那么還能不能主張變更或者退票呢,這些主張能否在相關法律中找到依據呢?我國《合同法》295條規定:“旅客因自己的原因不能按照客票記載的時間乘坐的,應當在約定的時間內退票或者變更手續。逾期辦理的,承運人可以不退票款,并不再承擔運輸義務。”這是關于退票或變更的直接規定,在于給予運輸合同中的旅客法定解除權,也就是說客運合同中的旅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變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而且不必須有一個理由作為變更或解除合同的條件。只要做出通知并把變更或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在規定時間內傳達到對方,該合同就被解除或被變更。另外,根據《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規定,旅客購票后,如要求改變航班、日期、艙位等級,承運人及其銷售代理人應根據實際可能積極辦理。
應該看到,雖然打折機票使旅客得到優惠,但同時也是航空公司自愿的促銷行為,其不能把機票售出后的風險和責任強行讓消費者完全承擔,關于不得變更或退票的規定僅僅是航空公司的單方意思,有悖于誠實信用和公平交易原則。航空公司一味的強調其自身的困難顯然不是使人信服的理由。但是,在實際訴訟中,提起訴訟的旅客極少勝訴,法院經常根據《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改革方案》中的規定,判決航空公司勝訴。這一方案中規定,航空公司可以自行制定票價種類、水平、使用條件。首先要明確,這一《改革方案》的性質究竟是什么,它能夠優先于《合同法》和《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嗎?
由于旅客自身原因無法按時乘機而要求變更或退票的,通常很難得到支持。在2008年底烏魯木齊新市區法院就審理了一宗旅客起訴航空公司打折票不退票案件,一審駁回了原告要求退還四折機票款的訴訟請求,判決其敗訴。
原告訂購了一張從上海飛往烏魯木齊的3.5折機票,后因原告行程有變,請求延后并改簽機票卻被拒絕,理由是3.5折機票不能退票也不得變更,只能退還機場建設費和燃油費。因此,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確認航空公司的不得退票規定無效,并退還機票款的80%。
法院審理認為,“該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93條規定,客運合同自承運人向旅客交付客票時成立。本案中,原告通過被告航空公司的網站訂購飛機票,取得電子客票,與航空公司之間的運輸合同關系已經成立。航空公司在自己的網站上明示以上為低折扣、高限制艙位,僅限網站訂票,網上支付,不得簽轉、不得變更、不得退票。由此可以看出,航空公司已經履行了相關告知義務。之后,原告又因為自身的原因無法按時乘機向航空公司提出變更或者退票,目的是要求變更或者解除已經依法成立的運輸合同,對此,航空公司完全有理由拒絕變更,導致機票作廢的責任在原告,其要求航空公司退還機票款的請求顯然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據此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從以上來看,還有需要討論的地方。根據合同法規定,合同成立后,雙方當事人均不得任意變更和解除,否則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并為對方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但這因不同的合同類型而其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合同法也同時規定在委托合同中,雙方當事人都有合同任意解除權;在承攬合同中,委托方也有隨時解除合同的解除權。而旅客運輸合同也同樣具有特殊性,這就是在當事人簽訂客運合同時往往會面臨許多種情事變更的可能,這種可能性之大以達到需要給與旅客以解除或變更合同的權利以維護其利益,來保證旅客與承運人之間的交易公平。所以,旅客享有在規定期間內變更乘坐運輸工具、座位號、退票的權利。也是據此,我國《合同法》第295條以及《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第18條、第21條、第22條都明確了旅客有變更和退票的權利。因此一審判決認為客票已經成立,旅客便不能進行變更或退票,這顯然是對客運合同關系的錯誤理解。
其次,一審判決對于該案中機票合同是否違反了合同法關于格式條款的規定也并未進行說明,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著合同的生效,更不意味著其中的格式條款也全都隨之生效,仍然需要對不得變更或退票是否是排除了當事人的主要權利就行判斷。
綜上所述,在購買打折機票時,作為獲得優惠價格的對價,承運人有理由對運輸合同中旅客的權利做出相應的限制,作為自己的免責條件;另一方面,打折機票也是航空公司在銷售淡季進行促銷,招攬客源的重要手段,其自身也從中受益。因此在對打折機票的合同條款的解釋中應當更多的從公平誠信的角度來考慮,而要避免霸王條款的橫行;另外對于法律的適用也應采取嚴謹的態度,更多的從法律方面來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交易環境,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法律出版社.2005.
[2]崔建遠.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7.
[3]侯作前.運輸合同案例評析.知識產權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