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鑫 余華寶
摘要隨著基層部隊各種文體器材數質量的增加,基層部隊文化器材使用管理越來越突顯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從提高官兵對文體器材管理使用認識,增強自覺性,健全各項制度,落實責任制和抓好各種器材管控時機,把好季節、人員調動、轉場和比賽四個文體器材使用關口入手對基層部隊文體器材的管理和使用作了簡要的探索。
關鍵詞基層 文體器材 管理
中圖分類號:E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278-02
近幾年,為了滿足基層官兵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從總部首長到各級領導都比較重視基層營連俱樂部的建設,各種文體器材不但種類和數量增加,而且出現了銅管樂器、錄放相機、電視機、投影儀、臺球、數碼相機等高檔器材。據了解,多數單位都比較重視對這些器材的管理,但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問題,有的由于保管不善而出現霉爛、銹蝕和變形,有的出現了丟失現象,還有的出現了人為的損壞。這不僅造成了很大的浪費,也影響了基層單位官兵正常文體活動的發展。為此,本文針對基層部隊特點,對加強基層部隊對文體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問題談點認識與看法。
一、提高認識,增強自覺性
一些單位文體器材管理不善,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認識不高,重視不夠。有的同志感到文體器材就是供大家玩的,只要用著方便,玩得痛快就行,因此不能管的太死,進而導致管用脫節,有的則認為反正東西是上邊發的,公家買,沒了再要,壞了再買,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因此使用時不愛惜,丟了壞了不心痛,機關業務部門對此也有所忽視,有的甚至片面認為發下去了,就算盡了責任,管好管壞是連隊的事,缺乏必要的檢查和指導。鑒于這種情況,要想加強基層文體基材的管理,當前急需從思想上解決對這項工作的認識問題。
一要克服使用輕管理的傾向,強化管用一致的觀念。應該看到,沒有管理就沒有使用,為了使用就必須加強管理。要教育基層干部增強責任心,不能因害怕麻煩而抓了使用,丟了管理,要堅持在使用中自覺抓好管理,并以完善的管理促進使用。同時要教育基層官兵在開展文體活動中不能只圖自己方便,而無視各種管理規定,做到既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又自覺遵守規章制度。
二要克服不愛惜公物的“敗家子”作風,強化艱苦奮斗和“愛連隊做主人”的觀念。要教育干部戰士把愛護文體器材提高到發揚我軍艱苦奮斗光榮傳統和戰斗力生成的高度來認識。認清在雖然現在我們的各項生活條件都改善了,但是艱苦奮斗精神仍是我軍的傳家寶,開展文體活動也不能忘記勤儉辦事的原則。而不愛惜文體教材,丟了只知伸手要,壞了只知花錢買的行為正是與艱苦奮斗精神背道而馳的。同時,連隊的文體教材是活躍文體生活、促進連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具,因此愛護文體器材就是哎連隊做主人的具體體現,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地做到以愛護器材為榮,以破壞器材為恥,并同各種破壞文體器材的行為做斗爭。
三要克服“發完了事”的思想,強化機關面向基層,不僅要發,而且要管的觀念。管好用好文體器材,并非只是連隊的事,機關同樣負有自己的責任。尤其在當前連隊干部新,缺乏管理經驗的情況下,機關檢查之道更是促進管好用好文體器材的重要因素。因此,業務部門應該像抓其他工作一樣,做到有布置有檢查,上下一致,共同努力,以便使各項工作一抓到底,落到實處。
二、健全制度,落實責任制
文體器材的管理工作,要做到更持久,更嚴密,就必須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并且抓好落實,否則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實踐中,我們感到以下幾項制度是必須堅持的:
(一)管理制度
當前,文體器材的豐富與發展,既為基層開展文體活動提供哦了有利條件,也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防止隨便亂用引起的毀壞和丟失,首先,就實行專人保管。要選擇那些熱心服務責任心強而且堅持原則的基層官兵擔任管理員,并且要保持相對的穩定。其次,要認真登記,對所有文體器材,要逐件登記造冊,做到手續齊全,賬目清楚,遇有保管員變動,必須認真組織交接。第三,建立責任制。要明確規定保管員的職責、權限和獎懲辦法。可以采取由連隊與保管員簽訂了責任書,規定了相互應該履行的義務和獎懲條件,對連續三年無損壞、無丟失的,可相應優先立功授獎的辦法激勵。
(二)使用制度
本著方便使用,有利管理的原則,第一,要規定使用的時間和場所,比如俱樂部、圖書室要實行定時開放,象棋、圍棋不準私自拿回宿舍玩等等,以防止個別人想什么時間用就什么時間拿,想在哪里玩就拿到哪里去,造成管理上的混亂。第二,對有些器材的領送,出借要進行必要的手續。比如:要求借書要使用借書證,個人使用數碼照相機、光盤影碟要寫借條等,以防丟失、損壞后無懼可查。第三,要堅持先訓后用。對銅管樂器、數碼相機、投影儀電子琴等技術性能比較復雜的器材,必須先訓后用,使操作人員了解掌握它們的性能、構造、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等,防止技術性損壞。
(三)維修保養制度
為了延長各種器材的使用壽命,要按照其技術定期搞好擦拭、涂油、通風、晾曬等;對一些貴重器材的維修、拆卸、送修,必須經相應領導批準方可進行,防止亂拆亂卸,造成損壞。
(四)獎懲制度
對在管理維護文體器材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要及時給人表揚和獎勵;對無辜丟失、損壞和有意破壞文體器材者,除了要嚴肅批評教育,有的還要給以必要的處分或賠償經濟損失。
(五)檢查評比制度
對文體器材管理情況,要進行定期檢查和評比,以便總結經驗教訓,指導工作。我們可以堅持做到連每周進行一次檢查,營實行不定期抽查,團每月接插一次,每季評比通報一次的制度,較好的促進工作的落實。
三、抓好時機,把好四個關
基層部隊文體管理器材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樣,也有其自生的特點和規律,為了更加科學地管好,還應該注意抓住時機,突出特點,具體把好一下四個關口:
(一)把好季節關
季節的轉換,氣候的變化,對文體器材的性狀有著明顯的影響。比如:部隊地處東北山區,一般說來,春夏季干燥,器材容易干裂,到了冬季,氣候寒冷,既容易凍壞,又由于烘烤引起變形甚至燒毀;部隊處于南方剛氣候潮濕,則文體器材容易霉爛;銹蝕;因此,要根據氣候變化,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像銅管樂、數碼相機、電子樂器等容易因氣候損壞的器材,就要放在相對比較干燥的地方,并且要遠離火源水源,防止烤壞和潮濕霉變。
(二)把好人員變動關
基層官兵調動和退伍轉業,是最容易造成器材丟失的時候。一是由于忙亂,往往容易交換不細,造成損失;二是個別人為了自己方便,乘機將自己喜愛的器材帶走。因此,凡遇到人員變動時,對保管和使用的文體器材,一定要認真清點和交接,一旦發現問題,該追回的追回,該賠償的賠償,該處罰的處罰。
(三)把好轉場關
部隊經常外出訓練和執行任務,而且常常幾個單位在一起。每逢轉場,工作都很復雜,加之東西多、人員亂,長途行軍,如管理不善,極易丟失和損壞。因此,要適應這一特點,對攜帶的器材不但要逐一登記,還要實行定人定位,并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保護那些容易損壞的器材。象電視機、投影儀、衛星信號接受器等,就要認真包裝好,以防裝卸和行軍途中跌壞碰壞。有些怕擠、怕壓和怕折的器材,也要采取相應措施。
(四)把好比賽關
文體活動常有會演和比賽,一般的說,在比賽中容易亂抓亂拿,而比賽后又容易亂扔亂放,因此,在比賽期間可實行誰使用誰保管的方法,象二胡、笛子、吉他等樂器,為了練習方便,就可以暫由個人保管;架子鼓、電吉他等貴重文體用具用完后可暫時集中保管,用時再領。比賽結束后,則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對參賽器材進行認真的收繳和清點,并要搞好維護保養,該擦拭的擦拭,該晾曬的晾曬,該修理的修理,防止較長時間不用后造成霉爛、銹蝕,影響器材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