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玲
摘要我們正處在一個經濟飛速發展和轉型的時代。為了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為了能在21世紀擁有新的飛躍,教育就尤為重要。它是振興中華的根本事業,是實現中華民族騰飛的關鍵。歷史的史命,時代的需要,使我們必須把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本文將簡要地對素質教育沒有徹底地“素質”進行探討。
關鍵詞素質教育 應試教育 轉軌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312-01
素質教育是新興的教育模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終究是要取代傳統的應試教育的。但由于應試教育模式年限較長,它以深入人心,根深蒂固,雖然人們都倡導,都向往素質教育,但難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應試教育要徹底轉軌到素質教育上來,這就需要各界的督促和引導,使轉軌的速度大大加快。
一、當前的教育模式
1999年6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江澤民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并且強調“國運系于教育,振興教育人人有責”。也是在這次會議上,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作出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并且明確地提出素質教育的宗旨,重點和目標: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全國人民響應江澤民同志的發表講話,全力搞素質教育,向素質方面轉變。
二、為何素質教育取代不了傳統的應試教育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己成為我國挑戰21世紀的戰略決策。針對當前社會發展的形式,人才的需要,從某種程度上講,衡量人才的第一標準還擺脫不了傳統的觀念——學習成績。因此,又增大了轉軌間的摩擦因素,下面從幾個方面分析:
(一)社會方面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各行各業都需要的是出類拔萃的人,要的是精英。當學生沒有走出學校,沒有涉足于社會,沒有工作經驗時,那么,企業單位們拿什么來衡量他們所具備的能力呢?理所當然的,應該是在學校的表現——成績。
(二)學校方面
什么樣的社會需求,注定什么樣的教育方向。社會衡量“人才”的第一標準是成績,為了讓學生能夠很好的立足于社會,前途光明,學校就要不得不加大對學生的要求力度。鼓勵他們考高分,拿好成績,雖然老師們都明白要注重素質教育,但倘若要提高學生的成績,就得犧牲素質教育的時間,補充了應試教育的時間。
不知不覺中又采取了傳統的教學手段——考、考、考。再者,一個學校教學質量如何,老師的教學水平怎樣,也得通過學生成績來體現,無形中又側重應試教育了。
(三)家庭方面
由于計劃生育國策的號召,現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因此,他們就會高度重視孩子們“學業”,不言而喻,當然是通過考試成績和名次來了解孩子的學業優良的。他們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拿到好名次。家長們也會打著素質教育的旗號,節假日帶孩子去各個培訓班學習,以此來響應素質教育的倡導。
三、怎樣才能使素質教育搞得更好,推廣得更快
針對影響素質教育發展的幾個方面,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探討解決方法:
(一)教育部
教育部是掌握所有教育界發展動向的命脈機構。教育部應針對當前的社會發展方向,社會的形式,加大對教育界的管理力度,更大程度地強調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大多數學生現有水平的理解標準,制定靈活多樣的課程實施模式。素質教育己經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只是深入的不夠徹底,現在還應繼續積極地探索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途徑和模式。
(二)學校
學校要切實做到以素質教育為主,應試教育為輔,雖然現在仍處在素質與應試相結合的特殊教育模式里,但要從態度上改變考考考、分分分的觀念。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人才。素質教育強調全體化,即面向全體學生;素質教育強調主體化,即強調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習者的發展為中心。
(三)學生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強調發展學生的特長和個性,素質教育是我國邁向21世紀的教育新理念。因此,學生不能一味的拿好成績,而忽略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要注重素質,使自己成為多才多藝的人,而不是做一個只會學習,只有成績高的好孩子。
四、結論
素質教育的發展雖然很快,也深入人心,但它依然沒有徹底的取代應試教育。要想讓人才的培養方向順應社會的發展,培養的人才適應社會的需求,我們就得繼續抓素質教育,而且要更狠。
必須把實施素質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應加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融合,形成推進素質教育的強大后力。
充滿高科技的現代社會,不是需要僅僅有知識的人,而是大量尋求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具備的人。
為了讓學生能在這競爭激烈的21世紀更加醒目、能有所作為,就讓我們高舉素質教育的旗幟,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周濟.扎實推進教育事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中國教育報.2007-1-2.
[2]劉向永.面向素質教育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育技術通論.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