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黎
摘要馬克思主義人權觀有三大觀點:一、人權是歷史發展的社會的產物,二、人權是相對的,并非絕對的,三、人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本文將引入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這三大觀點,闡明我國死刑制度不應廢除的觀點和理由。
關鍵詞人權 馬克思主義人權 死刑廢除
中圖分類號:A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382-01
自從18世紀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貝卡里亞提出廢除死刑以來,死刑的存廢之爭已經持續了兩個多世紀。目前,我國學界對死刑制度的存廢爭論中,主流觀點認為“死刑是不必要的,是不合人權的”。這也是大多數人能夠接受和理解這種觀點的唯一理由。而筆者以為,在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中國,“死刑不合人權”本身是個假命題,又何談成為廢除死刑的有力依據呢。下面將詳細闡述我的理由:
一、人權是歷史發展的社會的產物
首先,人權的定義是什么。馬克思對人權下了一個哲學上的普遍定義,“所謂人權,就是對業已存在的有關人的種種權利的抽象概括,是個人作為人應當享有的權利,因而是‘權利的最一般的形式?!雹亳R克思主義人權觀認為,人權并不是所謂“自然”或者“天賦”的,它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是歷史的。
第一代人權的產生是以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和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發表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為標志的。因為原文中指代人的單詞不是“person”,而是“allmen”,說明那時的人權僅適用于所有的男人。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這標志著第二代人權的產生,言論自由和信仰自由成為了人權的內容。至20世紀8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人權要求進一步發展,發展權、環境權、和平權成為了第三代人權的代言詞。正如恩格斯所說的,“平等的觀念本身是一種歷史的產物,這個觀念的形成,需要全部以往的歷史,因此它不是自古以來就作為真理而存在的。”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權從個人發展到集體,從政治權利發展到經濟文化權利。它和其他一切權利一樣,總是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因素的制約,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
我國是從封建王朝轉變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的過渡。正是因為我國社會發展歷史的特殊過程,意識形態未能跟上上層建筑的腳步,廣大人民群眾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法律思想——殺人償命的心態沒有轉變,廢除死刑不僅沒有成為普遍要求,還會造成人民對法律的誤解。既然死刑所侵害的生命權在我國仍沒有上升至人權這一高度,何談為了不侵犯人權而廢除死刑呢。
二、人權是相對的,并非絕對的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權是社會的產物。馬克思曾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提到,“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雹燮降取⒆杂伞⒚裰鞯榷疾皇墙^對的,是相對的。“要知道這種絕對自由是資產階級的或者是無政府主義的空話。生活在社會中卻要離開社會而自由,這是不可能的?!雹茉诼摵蠂藱鄷h上,美國不止一次地針對我國司法體制包括我國的假釋、緩刑和死刑等法律制度對我國人權狀況進行批評,并引用西方學者們的“天賦人權”論及早前便有的“自然權利法則”等學說來解釋人權。
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用極有力的論據反駁著西方的人權觀即人權并非是絕對的。這正如無所不能的上帝,卻也沒有能力阻止亞當夏娃偷吃智慧果一樣,沒有絕對的權力。當攻擊者意圖對他人的人身、財產進行侵犯時,他的人權若仍然受到絕對地保護,被攻擊者的人權又如何得到保護?顯然,想要絕對地保護所有人的人權是不可能的。廢除死刑會引起人們顛倒的價值觀,社會和諧受到威脅,社會發展也將停滯不前。
三、人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是否承認人權具有階級性,是否用階級分析的觀點來理解人權,這是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同資產階級人權觀的根本分歧和根本對立。鄧小平曾定義說:“什么是人權?首先一條,是多少人的人權?是少數人的人權,還是多數人的人權,全國人民的人權?西方世界的所謂‘人權和我們講的人權,本質上是兩回事,觀點不同”⑤話雖簡明,卻犀利無比,其中對資產階級人權的批判,可謂一語中的。
馬克思主義人權理論從來都是正大光明地承認自己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權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權利。然而作為人民的對立階級,是處在社會主義人權這把巨大保護傘之外的,他們的人權理所應當地不能得到全面的保護?,F實生活中,由于文化傳統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各國發展人權的具體形式和內容也是各不相同的。在經濟全球化帶動政治、文化等方面共同全球化的今天,我國馬克思主義戰略領導人都抱著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精神,不斷更新和發展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謹慎的適用死刑不僅合乎人權,還能更好地保護人權,故在馬克思主義人權觀的指導下,人權并不能成為死刑廢除的理由,我國的死刑制度至少在目前無需廢除。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②恩格斯.反杜林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③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④列寧.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⑤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