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雷 李慧勤

摘要:《基業長青》是一本為世人所推崇的管理學中的“圣經”。作者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從經典企業的整個歷史中探尋歸納,提煉出了高于常規管理和運營的宏觀的經典理論。由于這些企業都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從其發展過程中總結出的規律對任何想要基業長青的組織都有一定的借鑒價值。我們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在紛繁復雜的國際社會中的形象與地位的確立,與我們的民族凝聚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希望這些能夠支撐百年老店基業長青的理念對我們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基業長青;百年老店;民族凝聚力
中圖分類號:I06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9—0246—03
在變化不定的市場經濟大潮中,總有一些百年老店式企業青春長在。1994年出版的《基業長青》正是探討這類百年老店式企業長生不老的秘訣的。此書一出版,備受矚目,高居美國《商業周刊》暢銷書排行榜55個月,在全球發行了十七種不同語言的版本,銷售百萬余冊,成為歐美知名企業經理人和企業家案前必讀之書。最近,在《福布斯》雜志評選的上個世紀末最具影響力的二十本商業書中,《基業長青》又脫穎而出名列第二。《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是:“《基業長青》是一本非凡的商業書籍,他的研究嚴謹,結論不俗。非常值得一讀,尤其是對那些致力于振興大型企業的人。”《哈佛商業評論》中稱:“《基業長青》對公司永葆卓越的根源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的方法面向未來,備受歡迎。千真萬確,這是一本非同尋常的著作。”
《基業長青》論述的世界知名企業的長壽之道和成功經驗,無疑對步入市場經濟大潮急需提高管理水平的國內企業來說,具有啟發意義。聯想集團是國內最早研讀這本書的,他們的最高決策者柳傳志在閱讀了本書后非常有感悟,曾撰寫了《締造百年老店的完全手冊——讀柯林斯的〈基業長青〉》。其他很多國內的企業家以及管理學者對本書研讀以后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在企業管理領域內的啟示。
一、內容介紹
美國人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和杰里·波勒斯(Jerry Porras)如此評價他們的名著:《基業長青》不是一本描寫能力卓越、高瞻遠矚的領導人的書,也與高瞻遠矚的產品概念、高瞻遠矚的產品或高瞻遠矚的市場分析無關。但本書所談的問題更為重要、長久和真實這是一本高瞻遠矚公司的書。
本書正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翹楚中的翹楚”中介紹了本文研究的18家“高瞻遠矚公司”和相應的“對照公司”,二者比較的研究方法,并破除了12個企業管理中的迷思。
在企業管理者的固有認識中,像偉大的公司靠偉大的構想起家、高瞻遠矚的公司需要杰出而眼光遠大的魅力型領導者、最成功的公司以追求最大利潤為首要目的、高瞻遠矚的公司擁有共通的“正確”價值組合、惟一不變的是變化、績優公司事事謹慎、高瞻遠矚的公司是每一個人的絕佳工作地點、最成功的公司的最佳行動都是來自高明復雜的策略規劃、公司應該禮聘外來的CEO才能刺激根本變革、最成功的公司最注重的是擊敗競爭對手、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公司的高瞻遠矚主要依靠“遠見宣言”等等這些對公司管理的根深蒂固的認識。被作者統稱為“迷思”從而受到本書的全面挑戰。
第二到十章的標題分別是“造鐘,不是報時”、“利潤之上的追求”、“保存核心,刺激進步”、“膽大包天的目標”、“教派般的文化”、“擇強汰弱的進化”、“自家長成的經理人”、“永遠不夠好”、“起點的終點”。這九章從組織安排、社會因素、有形分布、技術、領導人、產品與服務、展望、財務分析及市場與環境等九個維度進行了論述。
每一章的結構都是提出觀點,之后用“高瞻遠矚公司”和“對照公司”的比較實例來論證,最后是CEO、經理人與創業家能得到的重要訊息。每章開門見山、觀點明確、語言流暢,其中提出的核心理念也并不復雜,主要可以表述為以下幾個方面:1.做造鐘師也就是做建筑師,不要做報時人;2.擁護兼容并蓄的融合法;3.保存核心,刺激進步;4.追求持續一貫的協調一致。
這是作者歷時5年搜集分析了700位全球500強的工業與服務公司、500強的上市與未上市公司CEO的調研,對高瞻遠矚的杰出公司和與其對照的公司進行全面剖析的結果。
第十一章“構建愿景”是再版增加的,最初刊登在《哈佛商業評論》1996年9月/10月號上,本章主要“展現了一個定義愿景的概念架構,讓這套圍繞這個新潮名詞模糊、雜亂的概念變得清晰、嚴密,并為闡明在組織內部一致的愿景提供應用上的指引。”
二、心得體會
暢銷的商業書籍,大多是從心理學等領域對某一營銷環節的分析,從微觀上把握實際的商業操作,如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但《基業長青》給人的則是一種整體把握,宏觀分析的商業觀念,因為這本書從經典企業的整個歷史中探尋歸納,得出了一些高于常規管理和運營的宏觀的經典理論。而且,我認為《基業長青》中的這些經典的理論已經超出了商業領域,可以應用于更為廣泛的實踐中。個人最深的感悟則是在如何用這些百年老店的理念來提升我們的民族凝聚力。
用企業發展的理論來分析一個國家和民族看似有些牽強,但正如本書作者在最后答疑篇中提到的:“問:你們的發現適用于非營利組織嗎?答:當然適用……我們甚至認為,美國的建國先賢們也應用了高瞻遠矚公司的理念。”
如果大家仍然覺得一本商業書籍與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相比太過渺小的話,那么讓我們用一些發展中既成的事實來驗證:
《基業長青》論證各方面關系的時候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了中國的太極圖,無疑,其中蘊涵了能使基業長青的大智慧。我們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其實已經有了與這本書中相關理論的共鳴:
柯林斯用“陰陽太極圖”表述他對高瞻遠矚公司的發現:“在本書以下部分,我們會持續運用中國二元哲學里的陰陽太極圖。我們特意選擇這個象征符號代表高瞻遠矚公司的一個關鍵要素。這些公司不用我們所謂的‘非此即彼來框限自己——那是一種不能輕易接受矛盾的理性觀點,認定兩種表面沖突的力量或理念不能同時并存。”我們在解放思想的過程中,最客觀最理性的認識之一就是明確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很長時間內的共存;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對市場經濟的認識也打破了“非此即彼”的束縛。同樣的客觀規律,只要善于總結,實事求是,就能為我們的發展所用。
以下是我個人通過對《基業長青》中理論的把握,對我們民族凝聚力現狀及改善措施的一些嘗試性分析:
1.保存核心,刺激進步——目前中國的進步與核心的失衡
如上圖,高瞻遠矚公司用太極圖的形式表現了“高瞻遠矚公司的永遠不變和應時而變”,其中太極圖中一方是“恪守:核心價值觀、核心目標”,另一方是“改變:文化和運營方式、具體目標和策略”。而這是相輔相成、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這個圖形同樣衍生出另一種形式,一方是“保存核心”,另一方是“刺激進步”。這種對核心與改革的闡釋我相信是最為完美最為和諧的,因為它達到了一種運動中的平衡,它源于我們中國,更容易被我們所體會。
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這都與“刺激進步”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不斷地調整經濟策略,在“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引下,我們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變得強大了,我們有理由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自豪。但是,目前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水平并沒有與經濟實力和諧發展,思想渙散、道德滑坡、價值取向模糊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中國人在外國有一種“富而不貴”的自卑感。糾其根源就是全民族的核心價值理念的缺失。也就是說,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進步”與“核心”有明顯的失衡。
太極圖的精髓就是二者的和諧共生,一旦失衡就不存在整體的發展壯大。經濟實力提升固然重要,但沒有統一的核心價值引領,意識形態領域渙散,對一個民族的命運來說,與貧窮落后同樣危險。因為失衡的發展將讓我們民族失去方向,最終制約我們的發展。只有恪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和核心目標,用崇高的理想的引領改革,這種發展才有意義,才能保證我們民族的整體崛起。
2.造鐘與報時——明確我們的核心理念
《基業長青》中的一個核心理論就是作造鐘師,而不是做報時的人。意即每個百年老店的支撐并不是“偉大構想”或“魅力型偉大領袖”,而是其創造的能使基業長青的科學的制度,是“造鐘師的運作”,“公司才是終極的創造”。
以上是從企業制度的角度分析的保證基業長青的核心。拋開制度和意識形態,僅從我們核心價值觀的繼承與發展的角度來分析,“造鐘與報時”理論也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是我們的造鐘師為我們創造的支撐基業長青,凝聚民族合力的核心理念和目標。個人認為,目前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承中,方法論的傳承要優于價值觀的傳承。我們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并與時俱進,不斷探索中國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新方法新路徑,也就是說能夠不斷地準確報時,但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這面時鐘沒有得到時時地擦拭、潤滑、保養。沒有這一核心理念的支撐和凝聚,沒有這一崇高理想的感召和引領,我們的民族凝聚力就無從談起,我們會迷失在歷史發展的各個時點中。所以要提升我們民族的凝聚力,保存我們的核心,就是要不斷堅定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時刻明確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
3.高瞻遠矚——樹立我們的民族自信
明確了核心理念,有了民族凝聚的核心,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樹立我們民族的自信心。《基業長青》從始至終都在用“高瞻遠矚”來形容作者要肯定的那些基業長青公司。正文開篇便介紹道:“何謂高瞻遠矚公司?高瞻遠矚公司是所在行業中第一流的機構,是皇冠上的明珠,廣受同行崇拜,對所處的世界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選擇‘高瞻遠矚公司這個名稱,而不用‘成功的公司或‘長盛不衰公司,為的是反映它們是與眾不同、非常特殊的一種機構,絕非‘成功或‘長盛不衰所能充分形容的。”
從國家與民族的角度來看:我們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是與眾不同的;作為正在和平崛起的發展中大國,我們對所處的世界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的崇高理想是超越資本主義的,我們并未被裹挾,而且在“金融海嘯”沖擊全球的今天,我們能負起我們的責任;雖然我們尚沒有一流的經濟水平,但回顧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堅定我們的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穩步向前、和平崛起,我們一定會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所以,我們也是高瞻遠矚的。
當然,我們應該也必須認識到我們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實現崇高理想任重道遠,但我們從眼光上也要做到真正的“高瞻遠矚”,埋頭發展的同時,也要登高遠眺:有我們偉大信仰的指引、有科學社會主義制度的保障,有全體人民艱苦奮斗的合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最終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巔。
4.膽大包天的目標——中國崛起
崇高理想是一面高舉的旗幟,它的引領作用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我們同時還需要有具體的目標來樹立我們奮斗中的里程碑,但要使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夠為其現實中的目標而振奮和凝聚,用《基業長青》中的詞來形容,這個目標一定要是膽大包天的。
“膽大包天的目標可以促使大家團結——這種目標光芒四射、動人心弦,是有形而高度集中的東西,能夠激發所有人的力量,只需略加解釋,或者根本不需要解釋,大家立刻就能了解。”無論對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一個膽大包天的目標,如果有魄力制定、有勇氣公布,有毅力堅持,有能力實現,對于提升其凝聚力來說,勝過任何“不易記住的‘愿景宣言”。當初,“登月任務一旦提出,任務本身之美就在于有能力刺激進步,而不管是誰當總統……目標本身已成為推動和激勵的機制。”從企業角度,“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制造代表‘廉價、低劣、品質差。”但是,“索尼不但希望公司事業有成,還希望改變日本消費產品品質低劣的形象”。
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提出過短期內“超英趕美”的目標,這在當時是不科學的,我們后來通過理智的分析,對這個目標近乎全盤否定,但是,我們可以說,這個目標是膽大包天的,我們難道對當時這個目標所凝聚出的那種高漲的生產熱情,那種激揚的愛國情緒沒有絲毫的懷念么?然而,在2006年外電顯示中國的經濟規模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時,我們國內反應的淡漠與數十年前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其中,如果存在一個經過科學分析后提出的膽大包天的目標作為指引,那么后者的實現將是一件多么振奮人心的事情。失敗的經驗我們要總結,但不能放棄提出目標的魄力。
我們需要崛起,而且我們正在崛起。我們要有勇氣說給全世界聽,更是說給我們自己聽,越是在復雜的環境中,我們越需要這樣做。如果一個又一個膽大包天的目標被我們提出,又被我們實現,那么我們民族的凝聚力將會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5.教派般的文化——價值核心的構建
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提升,離不開這一民族文化環境和價值核心的構建。
當一個組織成功地構建了它獨有的文化后,這種文化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是無法想象的。《基業長青》中提到,在一個高瞻遠矚公司中,如果“你不虔誠的話,可能會不舒服”,“這是二選一的問題,不是留在里面,就是離開,似乎沒有中間地帶,幾乎和教派一樣。”這種文化的建構和引領也是直觀的、堅定的,“IBM早在雇用員工之前,即在第一次面談時,就開始把公司的哲學灌輸給他們。對某些人來說,‘灌輸意味著‘洗腦,但是,我倒認為其中并沒有什么不好的。”
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遵循循序漸進,秉承中庸辯證,尊重多元發展,但是原則性的理念是不能模糊的,是有必要被“灌輸”的,這就是“教派般的文化”的堅定。我們知道韓國人的愛國,也在韓國影視劇中看到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民族文化的構建和維護,這也是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學習的。如果我們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中堅定“講我所信的,信我所講的”,受教育者“學我所信的,信我所學的”,將我們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馬克思主義價值核心作為“教派般的文化”來構建,那么我們建構出的價值核心將成為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烙印,我們中華民族的每個成員將虔誠于同一“教派般的文化”,我們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就會形成合力,我們對中華民族的崛起就會充滿信心。
三、結束語
《基業長青》是一本為世人推崇的管理學中的“圣經”,它對對象的把握、理念的提出都是宏觀的,對企業的實際指導也是有一定高度的,需要應用者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和經營積淀。而且本書中的研究資料時間跨度大,提出的理念規律性強,自然對一些階段性或突發問題的處理方式歸納有限,而且該書出版于1994年,對經濟全球化、網絡經濟、金融危機等環境下企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的指導比較抽象。從個人感悟來說,書中的理念對提升民族凝聚力方面的啟示也存在相應的問題,那就是多側重于方向性的把握,所以我們需要在提升民族凝聚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結合我們改革和發展中的實際,對宏觀理念的細化及應用做更多的努力。無論如何,我們也應該有信心面對目前存在的一些階段性的問題,有信心期待美好的未來。衷心祝愿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基業長青。
注釋:
①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264頁。
②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47頁。
③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30頁。
④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2頁。
⑤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3頁。
⑥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8.12.18。
⑦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101頁。
⑧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102頁。
⑨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113頁。
⑩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105頁。
(11)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105頁。
(12)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137頁。
(13)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133頁。
(14)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業長青》,真如譯,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137頁。
參考文獻:
[1]董必龍.《基業長青》給我們的啟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02).
[2]柳傳志.締造百年老店的完全手冊——讀柯林斯的《基業長青》[J].中外管理,2003,(06).
[3]辛耀旭.讀《基業長青》隨想[J].管理寶鑒.2005,(10).
[4]呂福新.理念:長久性企業的靈魂——讀《基業長青》的感知與認識[J].管理世界,2003,(09).
[5]陳寒松,張玉利,見證卓越——《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與吉姆·科林斯[J].企業管理,2004,(04).
[6]秦合舫.以東方智慧看《基業長青》[J].信息空間,2004,(06).
(責任編輯/肖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