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力
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宏觀就業形勢嚴峻。國際金融危機對河南省的影響呈現“來得遲、走得慢、影響深”的特點,對就業形勢的影響逐步加深。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他們的就業狀況又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試金石。可以說,畢業生就業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幸福,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關系到高校的持續發展。因此,就業工作在高校整體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難度也不斷加大,這就要求高校要構建“全程化、全員化、信息化、專業化”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宗旨,克服各種困難,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開拓就業市場、收集就業信息、搞好就業服務,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
長期以來,河南財經學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堅持把就業工作作為關系學校發展的大事來抓。作為河南省唯一的經濟管理類本科院校,河南財經學院今年的就業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學生就業的主渠道如金融證券、房地產、進出口貿易等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行業,因此這類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計劃有所減少,有些企業甚至取消了招聘。社會就業需求的下降,一方面給高校就業工作的開展帶來較大困難,另一方面迫使大學生更大范圍地尋找就業機會,大大提高了學生求職的成本。為做好新形勢下的就業工作,河南財經學院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積極落實國家各項政策,大力加強常規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努力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還密切關注就業困難群體,想方設法為他們提供幫助,以真心真情關愛畢業生,使畢業生順利擇業。2009年4月底,學生處、就業中心決定在畢業生離校前兩個月內,集中力量做好2009年有關就業工作的“八件實事”,大力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
一、連續舉辦就業專場招聘會
校園招聘會是畢業生就業的有效渠道,2009年5月和6月,我們全體就業中心工作人員犧牲節假日,積極想辦法聯系用人單位,選派人員走訪用人單位和優秀校友,發掘一切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一步開拓就業市場,落實就業崗位。另外,我們還努力克服辦公地點狹小、硬件設施不足的困難,充分利用學校和院(系)會議室、學生食堂,集中組織招聘會,其中就業中心舉辦了40場、畢業生人數超過200人的院(系)舉辦了5場、畢業生人數低于200人的院(系)舉辦了3場,為畢業生提供了約2000個就業機會,大大促進了畢業生就業。
二、設立就業困難畢業生幫助基金
我校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省內貧困縣和邊遠山區,家庭經濟困難,主要依靠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和校內資助完成學業,家庭無力提供就業資金,很多學生因為資金有限,只能在學校附近尋找就業崗位,無法到周邊地區應聘。鑒于這種情況,學校為解決這些畢業生的求職費用問題,決定設立就業困難畢業生幫助基金,資助金額為每人100元或200元,由畢業生個人提出申請,經院(系)審核后確定資助等級,經學生處審批后發放。截至目前,我們共為370名畢業生發放幫助基金近8萬元。發放就業資助金,既溫暖了學生,也換來了學校就業率的提升。
三、實施就業困難畢業生重點幫扶計劃
家庭貧困、家庭變故、性格孤僻、殘疾學生等特殊群體畢業生,就業時需要我們給予特殊的關注和幫助。促進就業困難學生實現就業,既體現了高校辦學的社會主義方向,也是維護畢業生思想穩定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為了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幫扶工作,我們對就業困難畢業生進行深入調查,按不同情況建立就業檔案,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和服務,重點幫扶,直到他們順利就業。具體辦法是:就業中心制定《就業困難畢業生登記表》,各院(系)派出專人對就業困難學生情況進行詳細調查,確定最終受助人員,指定專人與就業困難學生建立聯系,定期向就業困難學生提供就業信息。通過這種方法,我們一共幫助300名就業困難畢業生實現了就業。
四、免費向畢業生出借求職服裝
當前,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選擇越來越嚴格,畢業生的外在形象越來越重要。但是,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畢業生都買不起一套像樣的服裝。為提升畢業生形象,使他們在面試競爭中占得先機,學校購買了20套不同型號的品牌男、女職業裝,免費向求職應聘的畢業生出借。凡我校畢業生,憑身份證和學生證到就業中心辦理服裝借用手續后即可借穿,服裝只供求職面試時使用,不收取任何費用,就業中心定期干洗,以保持服裝的整潔、衛生。此舉既為畢業生節省了開支,也使有限的就業經費發揮了最大的效用,受到了畢業生的歡迎。此外,我們還加強了對畢業生的應聘禮儀指導,使他們增強了就業自信心。
五、舉辦畢業生就業政策咨詢周活動
國家每年都會出臺一系列就業政策,如果宣傳教育得當,使畢業生深刻認識到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及時轉變就業觀念,就能夠很好地促進畢業生的就業。從5月11日至5月15日,我校就業中心和各院(系)調配專業人員,辟出專門場地,開展為期一周的就業政策咨詢服務活動,幫助畢業生了解國家近期出臺的一系列促進就業的優惠政策,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和農村基層就業,充分利用新政策多渠道實現就業。同時,我們還積極做好選調生、入伍預征、農村特崗教師、服務西部、服務基層等項目的組織報名工作,目前我校預征入伍近800人,特崗教師260余人,近30人考取公務員,20余人參加志愿服務西部計劃。
六、實行導師“一對一”就業幫助計劃
為最廣泛地利用社會資源促進學生就業,學校要求各院(系)組織部分與社會聯系廣泛的優秀教師與畢業生建立“一對一”的幫扶關系,這就是我校部分院(系)長期以來堅持的就業導師制。鑒于這項措施在促進畢業生就業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我們決定在全校推廣,并形成機制。細化后的就業導師制要求就業導師對學生進行就業專項訓練和重點指導,既幫助畢業生掌握實用的專業知識,又解決畢業生在求職技巧、求職心理以及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積極推薦畢業生到相關用人單位就業。實踐證明,就業導師制確實是解決畢業生就業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
七、幫助畢業生制作求職簡歷
當前畢業生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畢業生同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更加頻繁,這使得畢業生要投遞大量的求職簡歷,就業單位往往通過求職簡歷對求職者進行第一輪篩選,求職簡歷的制作水平就成為影響畢業生就業的一個新的因素,因此印制求職簡歷也成為畢業生一筆不小的開支。為減少畢業生的就業開支,提高求職簡歷的設計質量,就業中心購買了專用設備,組織專業人員幫助畢業生精心設計制作求職簡歷,只收取紙張成本費。經過專業人員設計制作的簡歷,外觀簡潔大方,又充分突出了畢業生的特點與優勢。這一舉措不僅降低了畢業生的求職成本,而且提高了求職簡歷的質量,使求職簡歷更好地為畢業生求職服務。
八、設立畢業生創業專項資金
近年來,為建立創新型國家,我國大力提倡大學生自主創業,并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自主創業已成為畢業生就業的新方向。河南財經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進畢業生自主創業,整合學校教務、科研、就業、學生工作等方面的優勢,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普遍開展創業教育,提升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為盡快形成創新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創業氛圍,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學校從有限的就業工作經費中拿出一部分設立專項資金,幫助自主創業者選擇發展前景好的創業項目,解決畢業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實踐證明,“八件實事”的實施為畢業生拓展了就業渠道,提升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切實幫助了畢業生,維護了全校學生的思想穩定,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就業工作。
(作者系河南財經學院黨委學工部部長,學生處處長)
責編:一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