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強
多年來,安陽師范學院始終把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逐步形成了多個受學生歡迎的活動品牌,多次受到團中央、團省委的表彰。
創新暑期實踐活動,構建專業化操作平臺
學生工作不是某一個部門的事,而是全校教職員工都要關心的事,這是多年來安陽師院堅持的學生工作理念。為了搞好2009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成立了由黨委副書記魯俊生任組長、各院(系)黨總支書記為成員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工作領導小組,還成立了以各院(系)院長(系主任)為成員的專家指導組,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宣傳組、條件保障組、安全保衛組等,校團委設活動辦公室負責總體安排,突出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工作全員參與的大格局,形成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專業化運作平臺;專門制定了《安陽師范學院大學生暑期志愿服務隊星級考核評比辦法》,鼓勵創新“創星”實踐,拉大服務隊獎勵差距。對于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校團委根據《安陽師范學院大學生素質拓展方案》,依據實踐成果給予素質拓展加分,各院(系)開展活動情況納入團總支量化考核。
呼應重大社會主題,突出品牌化運作特色
安陽師院每年的暑期實踐活動都有明確的主題,呼應重大社會主題,體現民生關切。今年,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服務城鄉一體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服務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服務河南省“旅游立省”戰略,學校在活動上突出了“慶”“農”“業”“游”四大主題。
“慶”字頭服務隊結合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學校60年校慶,組織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成就宣講隊,策劃了“國慶(不同時期名字叫國慶的人)談國慶”“踏著英雄的足跡前進”等活動。圍繞建校60周年,號召16000多名在校學生回到家鄉,利用暑期開展“走訪校友”活動。
“農”字頭服務隊緊密結合城鄉一體化的新要求,成立了惠農政策宣傳服務隊、家電維修下鄉服務隊、紅色電影下鄉服務隊等10余支服務隊到林州市占元村、安陽縣李珍村等地,為近4000人進行了體質測試,維修家電700余件,播放紅色電影64場。
“業”字頭服務隊圍繞大學生就業、創業,集中組織了大學生村官調查、社區掛職、民營企業調研、建筑行業調研、樓宇經濟調研等5支重點服務隊,走訪了產業園區管理機構和大學生自主創業企業等100多家單位,爭取到“校企聯合”意向單位74個,收集有效調查問卷1143份,提交意見稿200余份、學術論文32篇。
“游”字頭服務隊圍繞河南省“旅游立省”戰略和安陽市“三陽開泰(山水安陽、文化安陽、歷史安陽)”的旅游發展思路,成立了安陽旅游文化產業營銷現狀調研隊等團隊,先后走訪了殷墟、紅旗渠等17個旅游景點,深入12家旅行社、14家旅游飯店及市區4個公園,發放宣傳頁2000余份,服務游客及市民3000余人。
“點”上有精品,“線”上有培育,“面”上全覆蓋
堅持實踐活動的點、線、面結合,做到“點”上有精品,“線”上有培育,“面”上全覆蓋,讓多數學生受益。
在“點”上,圍繞當前國家、社會熱點組織活動,組織優勢團隊,打造活動精品。在“線”上,堅持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挑戰杯”項目培育相結合。以籌備2010年“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和2011年“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為契機,引導學生利用暑期結合教師研究的科研課題,承擔部分項目的調查研究、資料收集、科技開發和市場開拓工作,培養學術研究思維,提高學術研究能力。在“面”上,組織未參加服務隊的學生利用暑期參加“十個一”返鄉社會實踐活動,即考察一個村(廠、礦、企業)、走訪一戶(班、組)、了解一樁典型事、接觸一位模范人物、采訪一位科技致富能手、傳授一項技術、參加一項技術培訓、進行一次義務助教、參加一次義務勞動、撰寫一份實踐調查報告。
(作者系安陽師范學院團委書記)
責編:趙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