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吉臣
2007年3月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人才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提出了“發展人才服務業,完善人才資源配置體系”的要求。這標志著我國人才服務業的發展走上了一個新階段。
一、發展人才服務業的重要作用
第一,發展人才服務業,對于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各項事業發展的保證。因此,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特別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抓住機遇,推動科學發展,必須更加突出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力量。
第二,發展人才服務業,對于充分挖掘人才資源具有重要作用。我國是一個人才資源大國,截至2006年底,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總數達到5223.9萬人,占社會勞動適齡人口的5.7%。有效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就能創造極大的社會財富。
第三,發展人才服務業,對于促進服務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才服務業不僅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對服務業的發展具有人才保障的作用。當前,服務業的發展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才緊缺狀況,如金融等投融資人才、會展人才、旅游人才等都存在著人才有效培養滯后、供給不足,后備力量培養滯后,市場機制在人才配置中的作用不到位的問題,需要通過人才服務業的深化發展來解決。
二、人才服務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一是人才招聘服務。包括為用人單位舉辦現場招聘會,開展網絡招聘、報紙等平面媒體招聘、代理招聘等。
二是人事代理服務。主要是人才服務機構為用人單位做檔案的托管,代辦職工的社會保險和繳納公積金,辦理異地人才引進、職稱評定、開具各類證明等人事勞動事務以及為用人單位籌劃人事調整方案,薪酬及獎勵方案等。
三是人才培訓服務。培訓是提高人才素質的重要途徑,是人才服務工作的長線業務。需要適時推出各類培訓項目,如為企業等用人單位進行企業內訓,進行職業資格的培訓和技術技能的培訓以及崗前培訓和更新知識培訓等。
四是人才派遣服務。即由人才派遣機構為用人單位派遣崗位適宜的人才,并受用人單位委托,協助用人單位對派遣員工進行入職前的培訓,管理派遣員工的人事檔案、集體戶籍、專業技術職稱的初聘評審考試、技術等級考核等人才服務及派遣員工生育及計劃生育的管理。
五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服務。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招聘活動,為畢業生搭建與用人單位交流的平臺,提供就業崗位,對畢業生開展求職的相關培訓,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學習求職與面試技巧,個人形象與禮儀等內容。
六是人才評價服務。根據評價目的可以分為選拔性評價和考核性評價兩大類型。
七是國際人才交流服務。為用人單位引進國外專家、智力提供服務,為各類人才出國培訓、留學提供服務。包括為用人單位和中外人才提供信息、組織招聘、培訓與測評、派遣以及行政許可代辦等人才交流服務。
八是人力資本績效評估咨詢服務。人才服務機構接受企業委托,運用專業測量方法對其員工在職務上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成果進行測量等,從而評價該企業的人才運用知識和能力合理利用企業資源,實現對企業效益的影響情況。
九是人才生活保障服務。目前,各地區、各單位為吸引人才,除為人才搭建事業發展平臺外,不斷完善高層次人才生活保障政策和配套服務。
三、推動人才服務行業自律建設
人才服務業必須要有符合行業特點的職業道德規范,要把人才服務業樹立“三觀”,作為行業自律的基礎。
1.人才服務的宗旨觀
必須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才服務的宗旨觀。一是堅持把提高人才服務水平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人才服務行業良好形象。二是堅持把“創新”貫穿于人才服務工作的全過程,不斷完善和創新讓各類人才和用人單位滿意的服務手段、服務方法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三是要堅持把為經濟建設主戰場服務作為不可偏離的主線。及時認真實施各項人才服務。
2.人才服務的價值觀
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人才服務價值觀,要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單位自身利益和人才服務工作內在要求的關系。二是各類人才服務機構之間的關系。對于還處在起步階段或遇有困難的人才服務機構,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走出困境,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
3.人才服務的信譽觀
必須牢固樹立讓人才滿意、社會認可的人才服務信譽觀。各類人才服務機構要自覺自律,做到“服務要比承諾好”,“做的要比說的好”,不做虛假廣告,不報虛假數字,不搞花架子,決不能欺騙求職者。扎實解決好每一位人才的問題、每個用人單位的問題,把人才服務行業做成“讓人才滿意”、讓社會公認的信得過的品牌。
(作者單位:中國北方人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