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梅
隨著國家擴大中等職業教育的規模,中等職業教育在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將占同齡接受中等教育學生的一半以上。形勢的發展,要求中職學生不僅要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還要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與繼續學習的能力。
數學作為中職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不僅關系到學生各專業課程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與繼續學習能力等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形成學生理性思維和促進智力發展的過程中也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數學教育又是終身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公民進一步深造的基礎,是終身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數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數學在現代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從買菜做飯到生病去醫院,從銀行存款到按揭購房,都與數學有著密切聯系。社會對具有數學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人才的需要已經極大地提高了,能理解并很好地運用數學的學生將會有更多機會,可以說良好的數學素養是高素質勞動者必須具備的重要素養之一。這就對中職數學課程提出了非常現實的要求:我們應該教什么樣的數學給這些很快就走上工作崗位的勞動者,應該怎樣培養他們良好的數學素養?職業學校的數學教育擔負著重大的責任,可是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育現狀卻令人擔憂。
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的學生數學基礎大多薄弱,學習習慣也不好,他們大多害怕數學,只要學習一項技能可以出去就業即可,大多數學生并沒認識到數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現行的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材編排體系受普通高中數學教材體系的影響很大,幾乎與后者完全一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面對數學基礎不好又不愿意學習數學的學生,有的隨意降低教學要求,以求大家滿意,結果學生幾乎學不到什么;有的過分強調數學的學科體系和知識灌輸,希望將所有老師認為有用的數學知識都教給學生,認為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越多越好,結果是學生并不領情,教學效果依然不好;還有許多教師在上課時根本不管學生是否聽課是否能接受,只在做一個人的演講,這樣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絕大多數學生在中職學校里掌握不了在初中就學不好的數學,因而更加討厭數學。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各類中職學校,那么如何才能改變這種不盡如人意的局面呢?
一、確定教什么
數學是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程的基礎和應用工具,是掌握技能知識的關鍵,由于涉及行業眾多,不能完全照搬普高的課程。傳統的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模式受普通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影響很大,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和數學計算、推理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而不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實際操作的訓練,致使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不強。職業學校的學生應該更重視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和工作的聯系,要求他們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
目前國家審定的中等職業學校教材中的數學知識都是經過專家精心選擇,并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在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眼中,從數學的角度看來,那些知識都是人類數學文化的精華,作為學生都應該掌握。可是教育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就要從他們的實際需求出發,選擇適合他們的內容。
2000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課程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要深化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積極開展現代化課程模式,特別是適應于學分制的模塊式課程和深化課程的探索和實踐,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增強課程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實踐性,構建適應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打破傳統的數學學科強調知識完整性、系統性和全面性的框架,在大綱框架下對傳統教材進行大膽刪減、修補、重組,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相適應,為學生專業學習提供有效的幫助,為將來的生活和工作做好準備。例如,對于服裝專業的學生來說,復數的知識根本可以不學,可是對于電子電工專業這些知識又成為必需了;對于美術裝潢的學生來說,空間幾何的知識必不可少,可是對于旅游專業就不是必須掌握的了。
傳統的職教觀認為,中等職業教育屬于技能型、操作型、實踐型教育,從專業設置到課程開設,都應該以“能勝任某種職業崗位要求”為出發點。在這樣的教育觀念下,中等職業學校的實際教育體現為過分強調對學生實際動手操作技能的訓練,重一技之長。這種做法過分夸大了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專業基礎和文化修養,從而造成了畢業生的適應面窄、缺乏發展的后勁和潛力,實際上相當于培養了一個“機器人”。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的同時,要注意在教學中滲透學科思想,培養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以滿足將來不斷發展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用教材教學生,實際上是選擇了一個載體,學生可以利用這個載體學到實用的數學知識,而且能把握蘊涵在知識內部的思想方法。經過對精心挑選的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也能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二、確定怎樣教
確定了學生應該學習的內容之后,是否就可以像在普通高中里一樣進行傳統的教學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職業學校學生的數學基礎太薄弱了,而且缺少學習興趣和動力,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切都讓傳統的教學顯得無能為力,必須尋找更加科學的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職業教育必須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導,因此數學課首先應為專業學習服務。以建筑專業為例,專業要應用到哪些數學元素、數學公式,教師們要先進行系統整理,然后從數學系統、建筑系統中尋找實例編撰成教案,通過實例分析將數學知識點帶出傳授。一些數學教育工作者總是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認為這樣安排會讓數學學科支離破碎。其實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根本不可能深入系統地學習數學知識,與其讓繁瑣的知識體系絆住前進的腳步,不如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輕松進步。以專業需要的數學知識引入,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也更容易使學生理解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同時又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用處,學會在自己的工作中主動學習數學。這要耗費教師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也許一些教師不同意這種做法,但是教師首先應該是個好的學習者。為了更好地實施數學的教學,應該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準備不同的知識點,也應該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現。
當然,如果要求每一個數學教師都做這樣的工作顯然也不合理。在一所職業學校里,應該是全體數學教師集體備課,根據學校設置的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教材呈現的知識為基礎編寫適合學生的教材。這些針對各個專業需要的數學知識也應該自成一個體系,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將數學知識形成網絡結構,而不是一個個散落的點。
許多數學知識是適合所有專業學生的,這部分知識,如果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從學生都熟悉的事物中尋找出數學因素,由此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研究,這種方式也許更適合職業學校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而且通過自主的探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中所蘊涵的思想。
以概率這一章內容為例,教材上的例題自然可以使用,但是如果自始至終都以撲克牌作為教具來研究有關概率的各種知識,既可以讓學生有興趣參加學習活動中,又可以使他們領略到數學的魅力。在這樣的教學之后,學生對于課本上出現的問題都可以輕松解決,這個過程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使學生學會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教材中的統計、數列等部分的知識均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
三、確定如何評價
任何教學都需要考核與評價,這就需要考慮評價的形式。既然課程可以靈活多樣,那么考試自然也不能千篇一律。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學要求不同,那么就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來評價他們。即使對于同一專業的學生,考核的形式和內容也應該更加開放、靈活。對于最基本的知識大家都應該掌握,其他知識可以采用更開放的形式。比如,可以采取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境,諸如旅游、住宿、購物、存款等等,讓學生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元素。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角度,當然會有不同的答案,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可以有更好的答案。無論采取怎樣的考核與評價方式,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職業學校的數學教育不能留于公共基礎課的形式。而應該讓數學成為對學生學習專業的有用工具、分析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有力工具和將來繼續學習的基礎工具。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