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壽麗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我國物流產業一改長期沉寂的現狀并在短時間內快速向前發展。但中國物流人才整體不足,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普遍偏低的現狀嚴重制約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物流人才的瓶頸如何突破?物流人才戰略如何與物流產業的發展相適應?技工學校如何抓住機遇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物流技能型人才,這是需要認真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一、我國物流行業現狀及人才需求分析
從統計數據來看,2008年我國物流業的增加值在整個服務業的增加值中占了16.5%,占了GDP的66%。物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一個非常重要的服務產業。物流業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對促進生產、拉動消費的作用大。因此,金融危機下國家發改委把物流業納入了“十大行業振興規劃”之列。據預測,中國的物流產業將會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長,而國內物流人才的需要缺口達到了600萬以上。據調查表明我國未來的7~10年都將處于物流人才需求的高峰期,對高級物流人才的需求平均比率約為40%,對中級物流人才的需求平均比率約為40%,對初級物流人才的需求平均比率約為20%。目前物流專業人才的供給與市場需要差距甚遠,物流專業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物流人才已成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
二、技工院校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定位
物流產業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產業,同時還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發展物流產業不僅需要高級物流治理人才,還需要大量的物流執行型與操作型人才。因此,技工院校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及市場對物流人才規格的要求,將物流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具有扎實的物流理論基礎、具備實際操作能力、能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1.高級工班現代物流專業主要培養物流治理人才
高級工班培養有扎實的經濟與治理理論基礎,把握信息科學技術方法與手段,具備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物流活動的能力,從事物流運作與治理的復合型人才。這就需要既要懂得物流技術,又要懂得物流經濟;不僅要熟悉物流治理技術,更要把握供應鏈流程,同時熟悉軟件程序和信息技術系統、電子商務技術。這就需要他們具有廣博的知識,如跨國貿易和通關知識、倉儲運輸專業知識、財務成本管理知識、安全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等。與此同時,他們還應具有能接受現代物流理念,系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強烈的管理愿望和高超的管理技能,以及挑戰精神等基本素質。在物流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必須根據專業特點,著眼于拓寬基礎、突出創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廣適應”的原則建構課程體系。
2.中級工班物流管理專業主要培養操作型物流人才
中級工班以企業對物流操作型人才的需求為導向, 開設相關課程及實習模塊,以倉儲、配送、運輸等培養目標定位。在知識方面應具有物流通用知識和技術,把握經濟貿易、信息科學、工業工程的基礎知識和技術方法。在技能方面,應全面把握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時具備吃苦耐勞,正直誠信和有效溝通的基本素質。
三、突出技工院校辦學特色,探索產學研結合物流人才培養戰略
技工院校始終以滿足經濟發展和企業對技術人員的需求為辦學宗旨。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技能人才的綜合培養基地和與就業聯系最緊密的辦學實體,始終堅持教育培訓與生產相結合的原則,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以企業生產和服務一線的需要為導向,以提高職業能力為核心,突出實際操作技能訓練。技工院校畢業生動手能力強,就業率高,深得企業的歡迎和社會的認可。物流業不同于其他社會行業,有著自身的特點,而實踐經驗尤為重要。企業對物流人才的要求幾乎是一致的:要有理論和經驗,要有現代技術。物流專業學生需要用一定的時間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去實習,了解各個部門的特點、物流需求,熟悉各個層次物流從業人員的情況,因此,產學研結合將成為發展現代物流專業的必由之路
1.產學研結合的重要作用
(1)產學研合作辦學可改善辦學條件。技工教育與普通學科型高等教育在類型和培養目標方面是不同的,技能培養是其最核心的內容,脫離了這個核心內容就不能稱其為技工教育。技工院校必須與對口的業務部門建立內在的、必然的、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鮮明的產學研特性。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包攬全部辦學經費已不可能,而辦學經費短缺或不足成為普遍的問題,而物流實習實訓設備設施的購置更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實習實訓基地的建立更離不開物流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互惠互利,雙贏多贏的共同目的就成為辦好物流專業的必然選擇。
(2)產學研合作育人可成為新型的育人模式。技工教育的目標和類型決定了技工院校物流專業在育人方面必須建立一種與普通高等學校不同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要求突出培養學生適應日新月異的物流專業技能,同時要求突出培養學生作為職業人所特有的職業素質。要滿足上述要求僅僅依靠學校的實驗室和實訓基地不行,必須靠具備條件的國內物流企業幫助院校組織實踐性環節教育,唯有頂崗實際操作方可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產學研合作育人模式探索
(1)技工院校自主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院校與自辦物流企業實體之間有一定的依存關系,校辦企業中的技術問題需要學校專業教師參與解決,專業教師的技術創新與技術開發又拓展了校辦物流企業的市場,而教師在為企業解決問題過程中又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同時,學生也隨教師共同開展科研工作。
(2)校企聯合培養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物流專業的不同專業方向往往面對的是某類物流企業,如倉儲與配送專業就面對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一方面超市需要倉儲與配送專業的人才,原有人才需要培訓提高,另一方面,學校又需要超市的支持以更好地辦好專業。因此,雙方的合作基礎比較扎實。
(3)合作成立培訓中心。在物流產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急需要大量人才,技工院校物流教育因為剛起步,不可能立即大批量向社會提供足夠的人才。一些物流企業抓住機遇與技工院校聯合成立培訓中心,一方面培養了自身急需的物流專業人才滿足本企業擴招的需要,另一方面培訓又鍛煉了師資,獲得一定的效益。
(4)定單式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教育模式。所謂“定單式”培養就是由學校與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共同擬訂人才培養計劃,共同組織教學,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到企業就業,真正做到以企業為導向。訂單式人才培養是產學研合作的高級形式,通過該模式培養的學生,崗位針對性和適應能力強,能夠縮短或消除崗位適應期,減少企業營運成本,學??梢允罐k學貼近市場,以此推動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最大程度地實現以就業為導向,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就業問題。
總之,要改變我國物流人才需求的現狀人才教育是關鍵。物流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不斷探尋與完善我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與國際接軌的、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的、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物流人才。
(作者單位:廣東省工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