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敬
近年來,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吸引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使職業教育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成為職業教育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筆者針對現階段職業教育狀況及其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綜合考察和分析。
一、前景廣闊
職業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在黨和人民的扶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在職業教育的可喜成績前我們也應看到,形勢的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解決“三農”問題需要轉移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呼喚大批技能型、實用型人才,要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目標,職業教育承擔著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也面臨著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
二、面臨問題
當前,職業教育發展正處在調整布局、改革創新的關鍵階段。對此,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有幾方面的問題應該特別關注:
1.對職業教育發展機遇所面臨的挑戰要有一個全面了解
這種深入了解不僅要面向國內政策制度,還要著眼于國際形勢發展。不僅要符合中國社會主義特色,也要與國際標準相接軌。
2.來自于現行法規和體制方面的障礙
國家近幾年在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方面給與了政策和法律上的諸多支持,但仍存在許多問題,我們應不斷的修訂和改善這些問題,使我們的職業教育能更加準確地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路線。
3.職業教育與普通類教育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競爭
近年來,國家給與了高等教育內部職業性的足夠重視,也引起了普通類教育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逐漸滲透和競爭。
4.職業教育的本身缺陷
職業學校過去缺少自信,很多只是朝向學術類標尺發展,其學校自身的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觀念較弱,過分注重外向型培養,忽視了本土資源的高效利用。
三、解決思路
針對以上所指到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各方面加以重視:
1.在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方面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支持高效發展職業教育方面要轉變因循守舊的觀念、發揮政府的積極引導職責。
2.加強信息服務,調整法律政策
我們應在現有法律中加強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從事職業教育工作者應在社會積極呼吁,于《學校教育法》中增加對職業教育有明確指導性和規范性的法律法規。
3.通過職業院校提升社會對職業文化的認識,引領社會職業需求
一般說“高等教育是社會良知的創造園地”,其實職業教育也應起到積極的社會引導作用。同時,從事職業教育的工作者應主動啟發政府、企業和個人對職業教育的正確認識。
4.加強職業培訓
用職業培訓作為打開職業學校改革發展的突破口。
(1)增加功能,拓展新空間。勞動市場需求變幻莫測,這在勞動力流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時越發突出。人口出生率的波動,群眾對教育選擇的變遷等等,無一不對職業學校教育形成沖擊。拓展職業培訓的可發展空間,是職業教育的一種必然的理性選擇。
(2)面向市場創建新型運行機制。面向市場,首先要關心職業教育培訓對象的切身利益,解決他們的脫貧致富、就業創業問題。學校要把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間接目標,轉化為提供優質多樣教育服務的直接目標;把教育的規模、結構、質量、效益,落實到職業教育和培訓的普及率上面,落實到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樣化、更便利化的服務,體現在學生學習成績、證書文憑的獲得率;同時更要注意培訓的相關性,要把最好的培訓提供給最需要培訓的人,真正激發學生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自主性。
(3)提高質量意識和教育標準的新途徑。職業培訓的開展使職業學校的質量意識得到強化,顧客導向的社會化質量控制標準由此逐步引入職業學校。國內許多開展職業培訓的學校率先引入了 ISO9000 管理標準和其他質量評估方法。 ISO9000 將培訓產品定位于服務,從而確定了學校為培訓對象和企業用人單位提供高質量服務的辦學宗旨。同時,根據這一管理標準,結合學校實際擬定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控制措施三大項,使培訓質量得到根本保證。這對提高職業教育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發作用。
(4)師資能力開發的新課堂。職業培訓是職業學校教師的大課堂,是專業教學改革的一個動力源和信息源。通過職業培訓,專業教師對勞動市場需求更熟悉,與行業企業聯系更緊密。同時,加強了自身職業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越來越多的“雙師型”教師成長了起來。職業培訓成了教師聯系行業、企業、社會最快捷的通道,為教師建立了能力開發的新課堂。
綜上所述,盡管職業教育的發展還面臨諸多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使政府、企業、學校和個人的積極性得到共同發展,職業教育的前途將會一片光明。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