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慶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隨著國家“十一五”規劃的出臺,國家提出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給中等職業教育提供了機遇。為了推動晉城市的經濟建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實現全市經濟“科學發展,率先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在此談談筆者對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幾點看法。
一、站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審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迫切性
晉城市實施以工業強市、產業富民為主的多元化富民強市戰略,著力破解“交通、水利、生態、人才”四大瓶頸制約,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對各行各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密切、最貼近廣大人民群眾的職業教育,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以科學發展的眼光,充分認識自身在這一重大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它擔負著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各類專門技能人才的任務。為了加快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對于提高勞動者素質、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今年應對金融危機,需要解決兩個重要問題:一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而不發生大的波動;二是保證群眾就業而不造成大批失業。職業教育直接為就業服務,應當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和支持。
二、明確目標,積極推進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科學發展,率先發展”戰略,抓住一切機遇和有利條件,以科學的理念,創新的機制,開放的局面,百折不撓的勇氣,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重重困難,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在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的前提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因地制宜,把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與各方面的扶持結合起來,努力使辦學條件有較大改善,逐步向辦學條件的標準化和管理的規范化邁進。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學校管理建設,切實建立健全符合職業教育要求的管理體制、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努力縮小和發達地區的差距,積極發展初等和中等職業教育,使職業教育盡快走上適應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辦學軌道。
三、調整教育結構,創新體制機制,推動集團發展
不斷創新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機制,更新辦學理念,增強辦學活力,大力推進集團化發展,是發展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要逐步完善政府統籌、分級管理、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加強對全市職業教育的統籌協調、宏觀管理和服務指導,整合教育資源,最大限度的提高辦學效益。要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連鎖化發展,打造職教航母,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機制。要積極籌備召開職教集團成立大會,盡可能吸納市場競爭力強、社會信譽度高的市內各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推動學校、企業、社會的共同發展。
四、改革課程設置和教材體系,擴大招生數量,堅持規模發展
當前職業教育的改革,必須抓住教材這一中心環節改革課程體系,做到必修課與選修課結合,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貫穿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內容,建立“一綱多本”,因地制宜地建設好地方課程及其補充教材。為了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必須尋找解決好職普比例失調、教育資源浪費、教育發展不協調問題的根本出路,這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要進一步調整結構,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擴大辦學規模,從數量上為強市富民戰略提供人才保障。要繼續執行職業教育招生目標管理責任制,從嚴考核,獎懲兌現。要不斷加大職業教育招生宣傳力度,充分發揮電視、報刊等現代傳媒和分片包干責任制,縣區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指派專人進村入戶,深入社區、學校、班級和家庭宣傳,讓國家對職業教育的資助、免費等優惠政策家喻戶曉、人盡皆知。
五、領導重視,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實施品牌戰略
就業是民生之本,職業教育說到底就是就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能否順利就業,是否受社會歡迎,這是衡量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是否體現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標準。領導重視,勉勵學生們既要學知識,又要學技能,既要會動腦,又要會動手,既要學會生存,又要懂得做人,這樣才能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為國家做出貢獻。同時職業學校必須牢固樹立堅持為地方和區域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準確定位自己的辦學方向,找準自身在區域、行業及全市、全省的位置,突出自身優勢和特色,孵化新興專業,形成特色專業,打造精品專業,培育骨干專業,切實做到“學校圍著市場轉,專業圍著產業轉,人才培養圍著需求轉”。
六、加大經費投入,創新培養模式,提高辦學質量
對于職業教育要設立專項經費,每年撥付職教專款,用于支持骨干職業學校的建設。在軟件上則加強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服務經濟提速發展、率先發展戰略的實施,培養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高素質勞動者,必須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培養模式,提高辦學質量。同時企業也最喜歡能吃苦、能奉獻、綜合素質高的員工。因此,要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加強以敬業和誠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作風,確保學生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增強競爭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要推動職業學校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加強課程與教材建設,改革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提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水平。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行“訂單式培養”。要推進職業技能競賽形成制度化,定期舉辦職業技能大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要大力推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七、開展聯合辦學,統籌教育資源,構建科學的教育培訓體系
近年來,為服務工業強市、產業富民戰略,需要不斷完善工作思路,統籌各類教育資源,構建現代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形成以職業教育中心為龍頭,以各級各類職業學校為骨干,以鄉村文化技術學校、文化站為補充,以現代遠程教育為手段,對部門、行業、個人創辦的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進行統籌,開展規模培訓,形成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當前,要緊緊圍繞全民創業就業目標,大力實施“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加大形勢政策、法律知識、科技文化、實用技術、職業技能的教育和培訓,使更多的人通過接受職業教育得到素質提升,成為強市富民戰略的實施者和受益者。
總之,發展職業教育要立足現實,面向未來,要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更好的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城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