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華
會計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進行專門的技能訓練才能干好。任何一項經濟業務的核算,都必須從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入手,編制記賬憑證,然后登記賬簿,最后編制會計報表。這樣一門集知識、技能、技巧于一體的制度性很強的專業,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創新教學。
創新教育是根據創新原理,以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及創新的個性為主要目標的教育理論和方法。在會計教學中,創新教育是通過創新的教育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實現新的發現、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學說與技術以及新的方法的教育。
一、加強思維訓練,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懈動力。能否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關系到我國的興旺發達,決定著我國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中能否贏得主動。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利用形式多變的、生動的教學方法,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培養學生創新品質,訓練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懸疑設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最終得出結論;也可以通過啟示和點撥,引導學生擺脫常規的思維方式,進行發散思維、聯想思維,進而提出一些新見解。例如在講會計等式時提問: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能否寫成“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或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能否寫成“資產-所有者權益=負債”?通過這樣的提問就可以使學生明白會計等式與數學等式的含義孑然不同。
二、自主學習,激發創新意識
技校會計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會計核算與實際操作。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生的志趣愛好、性格特點、認知水平和潛能的不同,分組讓學生來當老師進行試講,通過試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所以在選擇內容讓學生試講時,老師必須在前一節對同類型的新知識講授一次,起到引導的作用,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到束手無策,而且試講前教師還要注意檢查試講方案的可行性、科學性,并隨時接受學生的提問和求助。所以在筆者講授銷售過程的核算時,讓學生試講,未試講的同學準備提問或修正補充。這樣,全班學生會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到試講內容中來,全班調動起來,發展了每一個學生的創新能力。試講前學生能利用課余時間,相互討論、相互學習、相互啟發,積極地去翻書、找資料或請教老師。試講中由于角色發生了轉變,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學生自然做得十分認真、仔細。試講完了,大家一起評議試講的效果,試講達到了什么層次:自己理解了嗎?重點把握了嗎?成功了,喜悅的心情無法形容;失敗了,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研究,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虛心討教,爭取下次成功。
三、自主探究,訓練創新思維
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在學生了解會計核算方法后,實施以應用為目的的專業模擬實例教學,讓學生直接參與各種會計模擬活動,進行以實際應用為目的的整體訓練,讓學生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在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的教學中,就是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一般不由老師講,而是讓學生分組完成學習,6人一小組,對不同的經濟業務進行討論,如何把現實發生的經濟業務填制在會計憑證和賬簿上去,學生通過翻書,遇到問題先在組內解決,組長負責解釋所有的組員的疑惑和搜集問題,這樣既減少了老師工作量,又可以充分發揮組內每個人的力量,體現團結合作的精神。學生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分散的零亂的知識,通過親自參與,經過系統的、全面的綜合和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還可以針對某些會計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對會計這一職業領域有了深入的了解,進而享受會計這一職業帶來的快樂和滿足,全面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四、自我教育,培養創新想象
自我教育是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而進行自我思想轉化和行為調控的活動。學生具有自我教育能力,就能自覺對學習進行監控、評價,并從中獲得體驗。老師要指導學生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自學的習慣,學會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只有幫助學生,加強自我教育,并不斷地調動學生的創新欲望,學生的創新想象才會逐漸豐富起來。
總之,走教育創新之路,實施創新教育工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美國總統奧巴馬都稱“經濟復蘇要靠創新,創新決定著美國經濟前景是否繁榮”也很生動地說明了這么一點。我們作為老師,應該審時度勢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一場學習方式的革命。
(作者單位:廣西玉林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