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英 高 景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會耗費師生大量精力。但是,現實情況不容樂觀,教學效果也很能提高。嚴峻的現實,使得我們不得不反思各類作文課的模式、方法,在此,筆者結合自身實踐,就范例式教學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談一下自己的認識,力圖引導學生走一條“模仿——化用——創新”之路。
現在,語文教師普遍意識到讀寫對于語文學習尤其是作文能力形成的重要性,一再向學生強調要多讀多寫,但在具體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大多還是在走布置作文題目,學生寫作文,教師批閱、講評的老路,這對于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對大多數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來說,這種“秋后算賬”式的點評卻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筆者嘗試用范例式教學法來突破這種傳統的作文課模式。范例式教學本身不是什么新鮮事物,舉出實例供學生模仿,幾乎是所有學科教學都會用到的方法。但是,在作文教學中應用這種方法還是需要在實踐中逐漸摸索。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導思路
給出作文內容、要求之后,教師先不要急于給學生作出范例,而是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思考、討論,得出自己對本次作文的初步認識,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談出對選材、立意、為文的初步設想,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恰當的引導、點評,鼓勵學生進一步思索,再形成思路發言,對于已經比較成熟的構思給予適當的肯定,做出適當的延伸擴展,幫助學生思考,這對于學生拓展自己的思維有很大幫助,也能夠給尚未發言的學生以啟迪,促進所有學生進行仔細的思考,逐漸突破自己思維的局限,針對同一作文題目形成各自的構思。
二、提供思路
在學生已經盡情表達出自己的構思,確實無法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之下又進一步的發揮的時候,教師應及時出示自己的思路及相應的范文。對于教師提供的思路和范文的基本要求是其目標的指向性要十分明確,要對范文進行精心打造。教師要十分清楚自己出示的這篇范文要讓學生學到什么內容和方法,要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出示的范文不是高不可及的,而是可以模仿、學習的,但其中的精華恰恰是自己的作文中所欠缺的,老師的文章剛好能夠彌補自己構思中的不足。
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向學生詳細講解范文思路的形成過程,講清范文是如何根據所給作文題目及內容進行思考,進而選材、立意,最后形成整篇文章的。講清創作過程對學生的重要啟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學生會把自己的思維過程和教師的進行對比,在比較中學習、提高。
三、分析范文
教師向學生提供了范文的思路和文章,使學生從中有所收獲和提高之后,要及時跟進,向學生發放其他同題的優秀作文,讓學生仔細閱讀、分析,并和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教師要請學生詳細剖析這些優秀作文的立意、選材、行文結構,語言風格,請學生仔細思考,這些范文中那些內容值得自己模仿的,哪些內容是自己能夠化用到自己構思的作文中去的,哪些地方是自己的構思中所沒有考慮到的,自己根據這些又能夠有什么新的創造,能否把自己的作文提升到一個新的思想境界和層次。這時,教師的主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要把學生的活動掌控好,鼓勵學生大膽講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更大的范圍內拓展思維能力,爭取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分析、比較中有所收獲。
四、學生寫作
完成上述步驟之后,學生的寫作熱情與欲望已被激發起業,這時應鼓勵學生趁熱打鐵,在自己思維火花已被點燃的時刻馬上提筆作文,按照考場作文的標準把自己的作文一氣呵成。這個過程由學生獨立完成。
五、針對性的講評
在學生寫作作文的同時,教師應對學生寫作前的有關思路、對范文的心得體會進行簡要記錄、整理。根據這些內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閱,指出學生的哪些目標、設想已經實現,有哪些地方還存在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最后進行翔實的、有針對性的講評。學生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所做的作文,再經過教師回顧性的針對性講評,還是能夠收到實效的。
在這里,尤其要強調的是,講評作文并不是一次作文過程的結束,還要鼓勵學生在教師講評之后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回爐再造。精心打造一篇作文,要比草率地寫作若干篇作文的效果更好。
六、值得注意的問題
范例式作文存在的一個首要問題是整個作文過程所需時間周期較長,教師應把握好授課時間,注意隨時掌控節湊;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這教學方式,既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教會了學生方法,也存在著限定、束縛學生的危險,是一把“雙刃劍”,因此,筆者特意向學生強調,無論是老師的范文,還是其他的優秀作文所起的作用都是“提示”作用,作為創作主體的同學們要走一條“模仿——化用——創新”的路,絕對不要走因襲別人的老路。最后,更要強調的是,范例式作文教學法的應用是有一定的時間期限的,當若干次的范例式作文教學起到作用,學生的作文能力有了綜合提高后,這根“拐杖”還是要扔掉的!
(作者單位:張紹英,河北保定一中;
高景,河北保定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