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線雜志網站12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DIY飛行員鐘情藍天 在中國浩瀚無垠的藍天上,很少聽見小型飛機發出的嗡嗡聲,純粹為了高興去飛行的事情聽起來還有些新奇。不過,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慢慢地發生變化,DIY(Do It Yourself,意為:自己動手)狂人會想盡一切辦法飛上藍天。
在需求和革新靈感的推動下,中國已經成為DIY流行文化的樂土。航空領域也不例外,“山寨”狂人們在這個領域大顯身手。不過,事實要比你想象的更加豐富多彩。在中國,這批新興飛行員正在通過各種途徑展開雙翼。這些辦法有的是一蹴而就,有的經過深思熟慮,還有的甚至具備革新潛質。這些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東西,從舊摩托車發動機到電動機,甚至自己的雙腿。
自幼便夢想飛上藍天的河南省農民吳中元(音)投入1600美元,耗時3個月建造一架“山寨”直升機。不過,河南省政府考慮到群眾安全,禁止他進行飛行試驗。浙江省31歲農民徐彬(音)駕駛自制旋翼機飛行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引起轟動,成為山寨精神的象征。徐彬自行設計并制造了這架旋翼機,并通過網絡自學飛機駕駛。
徐彬共制造了4架飛機,其中一架為雙座飛機。受到預算限制,他只能選擇使用舊摩托車發動機。對此,他表示:“這令我膽戰心驚,卻促使我成為更優秀的設計者。”他指出,這種飛機很安全,即使發動機出現故障也能通過滑翔安全著陸。自首次飛行3年以來,徐彬接待了許多想要成為飛行員的來訪者,結果總是因為太過興奮而忘記將從數百次飛行中獲得的經驗向來訪者提出建議或指導。他說當地政府“多數時候不會進行干涉,因為自己只在當地低空飛行”。
毛一青(音)建造了中國絕無僅有的一架人力飛機。這架飛機被命名為“墨子號”——據記載,早在公元前5世紀,哲學家墨子發明了風箏。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毛一青將攜“墨子號”前往日本參加國際鳥人錦標賽,他希望在比賽中打破人力飛行的續航紀錄。▲(曾鏵譯。本文英文原文見12月29日環球時報英文版第15版,有刪改。)
環球時報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