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網絡影響,臺灣各鄉鎮的傳統書店正在快速消失中,300多個鄉鎮市至少有120個鄉鎮無書店。許多民眾難掩失落:昔日書香今何在?臺灣弘光科技大學教授計文德也認為,如果現狀繼續下去,往日看書買書的悠閑對鄉鎮民眾來說,或許將來就只能停留在回憶中了。
據臺灣《聯合報》28日報道,屏東縣33個鄉鎮中有27個鄉找不到一家書店,彰化、宜蘭、高雄等縣也有過半的鄉鎮再也嗅不到傳統書店飄散的書香,即使是在文風頗盛的臺中縣清水、高雄美濃也是如此。嘉義溪口鄉10余年前有5家書店,現今只“殘留”兩家“文具店”,其中一家甚至連中小學最熱的參考書也不賣了。書店老板表示,不是大家不愛看書,而是不敵網絡,鄉下看書的數量不如城市,書賣不出去。在出了300多名博士、被譽為“博士故鄉”的高雄縣美濃鎮,幾十年來也僅有兩家書店,后都逐漸轉型成為文具店,店老板鐘榮清介紹說,25年前是書店的黃金時期,那時《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中國古典文學最受歡迎。
鄉鎮書店日少讓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頗感憂心,他認為這是惡性循環所致,因為民眾不看書、不買書,書店自然經營不下去;他希望鼓動愛書的風氣,建議大家遇節慶別只是送花、送巧克力,“送書也挺好的!”他也期待臺當局與地方的文化教育部門多推廣書香精致文化,讓民眾喜愛閱讀;也許有一天,消失的書店又會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蕭 青)
環球時報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