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海”號安全獲救,國人懸了70天的心終于放下。反觀這一事件的整個過程,可清晰看到,確保中國公民海外安全已成為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眼下最需要彌補的就是戰術的精細與協調。
海盜問題真實體現出,中國走向世界正面臨的困境。不走出去,不行。走出去就會面對可能的危險。作為一個大國,中國政府不可能對任何一個身處險境的公民置之不管。但管起來,困難重重。
據統計,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海員隊伍,中國籍海員已達50萬。再加上每年外出的勞務人員、留學生、旅游者等等,有數千萬之巨的出境人數。保障這么多人的安全,甚至比保衛中國整個國家都還要難,光靠政府顯然是辦不到的。
海盜猖獗是一個長期的威脅,國際社會尚未找到有效方式徹底根除這個“毒瘤”。至今,支付贖金仍是解決海盜綁架最現實的方式。以往得以獲釋的各國被劫船舶,絕大部分都是以這種方式解決的。中國也只能無奈地接受這一現實。從索馬里臨近海域的形勢看,過往船只和船員今后面臨的威脅可能會更嚴重。
除了海盜綁架,中國公民在海外遇到的安全麻煩近年來不斷增多。這是對整個中國的考驗,企業和個人必須肩負起維護自身安全的責任,加強安全防范意識。
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剛滿一周年,成功完成了149批923艘船舶伴隨護航的任務。但其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重視。比如,部分航運企業未能配合好海軍護航,不少船舶未能及時、準確、完整地提交信息,有的甚至在當天到護航現場才提出申請。有的不聽從統一指揮,擅自脫離編隊。還有的在護航過程中,未按照要求報告船位動態。
這些問題無疑構成了安全隱患。此次“德新海”號出事,原因之一也是因為過于相信自己十分熟悉途徑海域,沒有申請艦隊護航。從過去發生的其他中國人在海外遭遇綁架和傷害的案例中,也有不少是因為相關企業和個人疏忽導致出現漏洞。
目前,中國企業和個人的海外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仍十分有限,一些企業在海外員工的安全培訓上,總舍不得花錢,措施不到位。國內相關部門和媒體的協調也往往出現脫節。據悉,這次有國內媒體披露了“德新海”號的保險金數額,海盜得知后提高了要價,使談判過程拖長。這個結果,肯定不是這家媒體希望看到的。
海盜綁架事件,牽涉到軍事、交通、海事、外交、媒體等多個部門,中央政府需要進一步完善跨部門的統一協調機制,加強對企業海外安全措施的監督,加大對出國人員的海外安全防范教育力度。在保障公民海外安全這一系統工程中,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環球時報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