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馬克思主義的“家族相似”

2009-12-29 07:27:26趙志浩
桂海論叢 2009年4期
關鍵詞:差異

趙志浩

摘要:自從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問世之后,世界各地產生了各式各樣的馬克思主義流派和理論,它們的內容及其主要思想相差很大,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其信奉者都把自己說成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他們是遵照還是曲解了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文章從“家族相似”的視角對這一問題作了回答。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家族相似;差異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494(2009)04-0006-05

一、馬克思主義與“家族相似”理論

(一)問題的提出

自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之后,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無產階級政黨或組織宣布自己信奉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斗爭的旗號,于是就出現了形形色色的“馬克思主義”,像蘇聯的馬克思主義、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雖然他們都用了“馬克思主義”這一概念,并認為自己是真正的馬克思,但他們的內容及其主要思想相差很大,沒有統一的標準。

為什么馬克思主義被這么多的人信奉呢?什么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呢?各個國家和學派的馬克思主義有什么共同點嗎?他們是遵照還是曲解了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怎么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及其在各國的傳播?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對原創馬克思主義的真正內涵和各個學派的馬克思主義有個通盤的了解,這也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度。然而,要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僅僅做這些工作還遠遠不夠,利用“家族相似”這一概念卻有助于解釋上述問題。

(二)“家族相似”理論

“家族相似”并非什么特別的概念,一個家族的成員必定有相似之處,僅僅從字面上就可以大致了解它的涵義。但在特定條件下,一經被人使用,就會賦予它全新的意義。20世紀偉大的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在論述語言問題時,使用“家族相似”這一概念,成了他著名的“家族相似”理論。

“家族相似”是維特根斯坦探討“語言游戲”問題時打的一個比喻。在一個家族中,每個成員和另外某些成員有相似的特征,如身高、膚色、像貌、身段、頭發、穿著、氣質、性格以及其他遺傳特征。同一個家族的成員不是在這一點上,就是在那一點上有相似之處,但所有成員之間,特別是隔代之間有某種統一的特征嗎?他們都用同樣的“姓”(family name),人們會誤認為這個家族一定有區別于其他家族的本質特征,人們在用同一概念稱呼眾多的個體時,也會犯同樣的錯誤。維特根斯坦提出“家族相似”理論就是為了反對這一“錯誤思想”的。

維特根斯坦與形而上學的哲學傳統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對以往哲學家在概念上追求普遍性的努力表示極大的懷疑和嘲弄,他一直強調事物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感到將紛繁多樣、生機昂然的萬事萬物概括在一個僵硬的概念之下是多么的荒謬。一次,他的朋友兼心理醫生德魯瑞對他說:“在我看來,黑格爾總是想說,看上去不同的事物實際上是相同的。”而維特根斯坦回答說:“我的興趣則在于表明,看上去相同的事物實際上是不同的。”出于這種主張,維特根斯坦把“我要告訴你們差異”當作自己的座右銘。

可以看出,維特根斯坦論述的著重點在于說明概念并非能夠把握變化萬千、流動不息的整體世界。他利用“家族相似”這一比喻其用意正在于此。因此,盡管維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論有否定事物的本質、張揚相對主義的弊端,但對于我們認識和把握事物的差異性、多元性和復雜性仍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借鑒意義。各種馬克思主義雖然都標榜自己是“馬克思主義”,但假如把各個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流派都統稱作馬克思主義大家族的成員的話,“馬克思主義”就只是這個大家族的“姓”,他們之間有的只是“家族相似”。

但是,另一方面,同一家族之間畢竟有相似之處,有它相一致的血脈和情感,在一定條件下,還會擁有相同的奮斗目標和理想,只看到他們之間的差異不是完全正確和全面的。事實上,對事物形而上的把握是人類理性認識發展的結果,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它無疑能夠促進人類語言的豐富多彩和人們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馬克思主義流派也許沒有了多少共同之處,但其階級立場和斗爭的目標不可能完全變異。

二、原創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家族”

(一)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經典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前期的大部分理論主要來自文獻,但文字的推理、范疇的演繹使他深感煩躁和氣憤,雖然他從中吸取了不少營養。因此,馬克思首先要打破的就是純書面的文字邏輯,決心沖破理論框架、進入改造現實的實踐中去。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實現了世界觀的根本轉變:“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因此,“在他獨立的思想形成之后的許多行文中,‘哲學‘哲學家‘理論家都是一種貶義上被使用的。西方文化傳統中的哲學早已在其根基上瓦解,這是馬克思早在‘德法年鑒時期就已意識到的,雖然他當時還對費爾巴哈的哲學懷著熱情,但同時已經發現費氏的哲學并不能觸摸到現實世界的實踐批判課題”。

馬克思非常關注社會現實,他的哲學是社會哲學。這與他的現狀有關——他的時代是無產階級革命風起云涌的時代。馬克思當初并不打算建立自己的體系,他的理論、學說是為革命做論證的,即為革命本身進行創作,推翻現有的資本主義制度是其理論的主要目標,進行無產階級革命是他真正的目的和動力所在。“馬克思當年的資本主義批判幾乎涵蓋哲學、經濟、政治、社會等所有領域,重點落腳于揭露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批判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象不可能是“整個世界”,其較為關注的是現實中存在的各種關系及其運動規律。從事政治經濟學研究是向現實轉變的舉措。在這一過程中,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體系,但體系本身大多體現在方法論層面,而沒有給出現成和具體的答案。例如,在批判費爾巴哈過程中,提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在這里,我們最容易誤解的就是認為它是一個具體的結論,果真如此的話。則人仍是一個抽象的存在物,因為社會關系雖然實際地存在著,但論述起來仍很抽象。其實馬克思的本意旨在提出一種觀察現實的人的方法,即從人的社會關系中去看人,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人本身,人并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物,他受其所在的社會關系的制約。人的本質是一個逐步生成的過程。總之,馬克思的原意是把各種理論面向實際生活,指導革命斗爭。

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之后,兩人對現實和理論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刻的研究,他們的各種論述和著作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創造了充分的條件,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什么呢?因為它是向資本主義開戰的宣言書。將理論變作實踐和行動是馬克思主義努力的焦點所在,在尋求革命的理由和方法時,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了眾多

像歷史唯物主義、實踐觀點等天才的發現。他們投身革命的無畏氣概鼓舞和啟迪了很多后來者。各國無產階級要進行革命,就必須尋找理論支持,他們發現了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具有革命的指導意義,能作為自身革命斗爭合情合理的依據,各國無產者都把自己標榜為“馬克思主義”,用以指導革命,推翻舊體系。雖然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把完整的馬克思主義概括為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但各國無產階級從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那里吸取更多的是一種激情,一種敢于打破舊世界的勇氣和自信。隨著各國革命的日益發展,馬克思主義從歐洲傳向了全世界。

(二)中國和蘇聯的馬克思主義

19世紀末,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各個帝國主義國家加緊對殖民地的掠奪,激起了各國人民的反抗。同時,資本主義把它自己的生產方式傳到各國,促進了各國工人階級的壯大和發展,但所受的壓迫更甚。馬克思主義進入各國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世界各地的傳播而引起的,是應了各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實際斗爭需要的。

講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影響不得不講到中國和前蘇聯,這兩個國家是直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而建立起自己的無產階級政權的。俄國與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都是根據經典馬克思主義而作的闡釋和發揮,他們把重點放在了解釋原創馬克思主義思想來指導各自的革命實踐,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要數各國的共產黨領袖了。蘇聯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最初與原創馬克思主義一樣,都是直接為革命實際需要服務的。他們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論的基本原理和實踐的觀點,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改造為自身推翻舊秩序的思想武器。他們這樣做是應了革命的實際的。

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并非直接踩著馬克思、恩格斯的腳印走路的,他們是熱情洋溢的實踐家和創造者。蘇聯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在俄國,列寧運用馬克思主義學說領導蘇維埃政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斗爭和實踐。他寫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論著,批駁了各種非馬克思主義。蘇聯的普列漢諾夫對發展馬克思主義也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只是把馬克思主義當作一種理論來對待的,而唯一不變的是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的原本精神:斗爭和實踐。因此,后來毛澤東總結說,馬克思主義千條萬條歸結為一句話,就是“造反有理”。如果僅僅從學術角度來看,毛澤東的看法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符合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的,馬克思、恩格斯當初創立馬克思主義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指導各國革命斗爭的實際需要的,而并非只是為了一種理論上的建構。而問題是,在任何時候固守教條都是不正確的,也是不符合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的。

列寧和毛澤東在革命的斗爭和實踐中根據本國的實際自覺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并改造成為指導各自國家無產階級革命的思想。直到革命的勝利,蘇聯和中國建立了各自的無產階級政權之后。對馬克思主義都進行了充分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馬克思主義。蘇聯的馬克思主義在斯大林時期出現了教條化的傾向,一切以教科書的解釋為準,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犯了“家族相似”的錯誤。他們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的概念只能作為一個“姓”來使用,家族內部的成員擁有各自的特性,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會趨于一致。蘇聯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嚴重后果是導致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和東歐發生劇變,共產黨喪失政權,馬克思主義成為被批判的對象。在中國,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成功順利地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際運用和發展。后來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思想都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即注重綜合發展,強調以人為本,而非像過去那樣只強調單一的階級斗爭或經濟發展而不見人的局面。

(三)西方馬克思主義

“西方馬克思主義”這一概念是由英國人佩里·安德林提出,并得到國際學術界廣泛認同。在安德林那里,“西方”首先是個地域概念,即與中東歐相區別的西歐;然后才是一個意識形態概念,即1918-1968年期間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起來的一條“另類”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即在馬克思主義標識下產生的、卻不同于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它不同于傳統馬克思主義,又區別于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另類”馬克思主義。

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感召下,歐洲在1918年以后革命浪潮風起云涌,許多國家模仿蘇聯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但西歐這些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相繼走向失敗,引起了一些領導人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的思考。他們認為蘇聯的暴力革命道路不是唯一的模式,反對將其教條化。盧卡奇提出要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辯功能,對庸俗馬克思主義和第二國際的“經濟決定論”的馬克思主義持反對態度。葛蘭西提出了無產階級要與資產階級爭取文化領導權的思想。這樣,西方馬克思主義便開始于盧卡奇、葛蘭西等人在一戰期間創始的一條獨立的思想路線,它主要是針對西方無產階級革命不同于十月革命道路的思考。此后出現了法蘭克福學派的“學院派”文化批判,二戰后,這條思想路線衍生出形形色色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流派和思潮,他們主要對資本主義發展所造成的人的生存方式的異化進行批判,從事資本主義的文化批判。在20世紀最后30年西方社會的劇烈變動和冷戰后的全球化過程中,西方馬克思主義開始對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現代社會主義”進行反思和總結,并主要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價值觀進行了以“后現代主義”為取向的文化批判和理論顛覆。經歷了近百年的發展,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些流派已經走向消亡,如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等流派;一些思想和流派仍具有持久的活力,如盧卡奇、葛蘭西等人的理論;一些思潮正在興起,如后現代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生態馬克思主義、新發展主義等等。

盡管經歷了這一系列興衰沉浮和復雜分化,西方馬克思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家族”的重要成員,在20世紀仍獲得了持續發展。大致可將它們在20世紀的歷史劃分為四個時期,即以盧卡奇為標志的一戰后的初創時期;以法蘭克福學派為代表的二戰前后的形成時期;二戰后50、60年代以存在主義和結構主義為主線的發展時期;70年代以后由后現代主義主導的多元化時期。

西方馬克思主義不同程度地受資產階級哲學文化主流思想影響,其根本特點是脫離革命實踐,向學術化方向發展,從經典馬克思主義經濟政治領域研究轉向主要從事文化批判活動。但是,西方馬克思主義作為當代的一種激進政治思潮,“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反資本主義的左翼思潮和理論。它從未放棄過反資本主義的立場,始終保持了對資本主義不妥協的批判態度。在政治上,它比體制化的西方社會民主黨更不認同資本主義現行制度;在文化上,它對資本主

義采取更為徹底的拒絕和批判態度。盡管這種批判的小資產階級性質決定了它的無力與偏激,但在其文化批判背后揭示的資本主義歷史邏輯和經濟政治現實弊端,卻為馬克思主義的當代發展提出了新的問題和途徑”。

以上列舉了三種比較典型和影響較大的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恩格斯原創的馬克思主義,蘇聯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我們完全可以用“馬克思主義家族”這一概念來概括所有的馬克思主義,但它們之間無疑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看不到各種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差異性,認為都用同一概念“馬克思主義”就表明它們有相同的理論構造只會犯無視或抹殺個性的嚴重錯誤。概念的形成無疑方便了表達,可人類把各種事物抽象為概念、語言符號,這本身就是一種對原本事物的偏離,是一種概括和表達的方便,再生動的語言也代替不了活生生的事物本身。但是抽象概念在形成時,畢竟有所指稱,有它所代表的具體含義,概念一旦形成便具有了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它可以像工具一樣重新被人們利用。因為人們不可能也不必對任何的具體事物進行重新定義和抽象,只要人們之間能夠相互理解就可以了。這種借用的“工具”一方面方便了它的使用者,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左右或誤導它的使用者,畢竟同一抽象概念所表達或代表的并非是同一個事物,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在同一個抽象概念的掩護下獲得了相同的外貌或表現形式。

由時代背景、地域差異以及理解上的分歧等原因,造成各種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流派的差異是可以理解的,這并非是馬克思主義的悲哀,相反,卻是馬克思主義的驕傲,也是發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所必須的。例如,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物之一葛蘭西認為,在西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統治仍有強大力量及其復雜性的情況下,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不宜采取蘇聯式的暴力革命形式,而應爭取無產階級思想文化上的領導權,建立自己的思想文化陣地。這與經典馬克思主義主張的斗爭方式和策略存在著根本的不同,但其最終目標卻是一樣的,即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國家和社會主義制度。葛蘭西關于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爭取文化領導權的思想是總結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經驗教訓的一份重要思想遺產。

另外,馬克思主義內部的差異性還表現在:即使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前后思想也是不盡相同的,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也有許多分歧之處,所以,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前后差異性也是理所當然的;蘇聯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毛澤東領導的丁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與蘇聯奪取大城市的革命模式相差甚遠,即使我國建國后對蘇聯建設社會主義模式的借鑒毛澤東也有所保留,沒有完全從蘇聯的經驗出發;西方馬克思主義各個流派之間存有很大的差別。

但是,僅僅看到他們之間的差異,看不到各種馬克思主義之間在目標上的某種一致性也是根本錯誤的。

三、討論馬克思主義“家族相似”的意義

自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波瀾壯闊,跌宕起伏,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16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隨著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而不斷向前發展,經歷了幾次歷史性的飛躍。回顧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發展中的勝利與失敗?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和東歐發生劇變,在這些國家,共產黨喪失政權,社會主義制度不復存在,馬克思主義從由占統治地位的官方的意識形態寶座上跌落下來,成為被批判的對象。西方資產階級曾一度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時了,果真如此嗎?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家族”的成員仍在不斷壯大。馬克思主義“家族”的繁榮表明了馬克思主義的魅力所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80、90年代以后的異軍突起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西方世界并沒有隨著蘇東的劇變而消逝,相反,在異常艱難的環境下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但各種馬克思主義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相異之處,它們之間僅是“家族相似”,這就要求我們不要用同一標準來對待不同的馬克思主義派別和理論。“20世紀末葉的‘蘇東劇變并不能‘證偽馬克思的學說,倒是恰好證明了被教條化了的馬克思主義所能產生的嚴重后果。所以,一種基本的區分始終是必要的,那就是把馬克思的學說與特定的時代條件下進行的某種類型的政治實踐區分開來”。比如西方的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從前期馬克思的理論出發討論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異化問題,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以及科學技術和工具理性等的弊端,雖然某些論斷有失嚴密,沒有完全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但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透析,并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繁榮注入了新的活力。畢竟前期馬克思與后來成熟的馬克思之間并非截然分開的,而是前后相繼、互相補充的,我們應該完整地理解馬克思主義。

事實上,馬克思主義本來應該是開放的體系,而不應該局限于某一方面或領域。馬克思主義也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想斗爭中發展起來的,完全拒斥不同思想是不對的,對真正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也要透過字詞本身去發現問題的實質,而不要僅僅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我們真正要學習的是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原則和精神實質,而抱住教條不放正是馬克思主義要反對的東西。“馬克思所闡發的共產主義學說與他所發動的哲學革命是二而一的,倘若缺失對他的哲學革命的真切領會,他的共產主義思想就會被納入到近代形而上學的范疇中去。正是這一點說明了馬克思畢生同各種流行的、時髦的‘社會主義思潮進行不懈論戰的基本原因。但是這些論戰看來都是白費了工夫,到頭來,人們還只是抓住了他的詞句和口號,都看不到共產主義同時是一場具有存在論原則高度的西方文明體系之革命”。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從孔子那里學來了什么?封建王朝把真正的孔子忘得一干二凈,卻抓住孔子的某些言論不放,并視之為至尊,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伍和被動挨打的局面。中國共產黨把西方文明成果之一的馬克思主義精神引進了中國,遂使中國社會的面貌煥然一新,結束了封建帝國玩弄了幾千年的木偶戲曲。我們不應該否定馬克思主義,更不應該曲解它,限制它的多樣性和各種活力因素。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王德峰.在當代問題中重溫馬克思的哲學革命[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

[3]周穗明.20世紀新馬克思主義發展史[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4:8.

[4]陳學明.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猜你喜歡
差異
“再見”和bye-bye等表達的意義差異
英語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9:16
JT/T 782的2020版與2010版的差異分析
相似與差異
音樂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關于中西方繪畫差異及對未來發展的思考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40
找句子差異
DL/T 868—2014與NB/T 47014—2011主要差異比較與分析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法觀念差異下的境外NGO立法效應
構式“A+NP1+NP2”與“A+NP1+(都)是+NP2”的關聯和差異
論言語行為的得體性與禮貌的差異
現代語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国产在线|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91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va视频| 国产玖玖视频|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成人小视频网|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久久性视频|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国产在线|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伊人无码视屏|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无码久看视频|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九色综合视频网|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美女国产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亚洲视频a|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伊人91在线| 成人午夜网址|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国产丝袜91|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91麻豆|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欧洲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日本成人一区|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毛片|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亚洲91在线精品|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91精品国产91欠久久久久| 国产第一色|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不卡视频国产| 婷婷成人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