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在你們投資人眼中,對目前的中國動畫市場持什么態度?
王冉:我們的態度總結起來有八個字,謹慎樂觀,觀望為主。在我看來中國動漫市場的成立要具備幾個要素,首先要有足夠多的原創內容,這方面真正有實力的制作機構并不多。其次是版權保護要到位,但目前國內的狀況還不足。第三,播出平臺要能支付得起市場化的價格,這個目前也很難做到。
這三大要素國內目前都還不具備。雖然零星出現了一些不錯的產品,比如“喜羊羊”。但整個行業仍然處在初級階段。
《綜藝》:目前投資動漫的投資主體大概有哪些?
王冉:這塊的投資量小,PE不可能介入,所以基本還是以VC為主。投資標準主要還是看盈利狀況。
《綜藝》:2008年,國產動畫片年產量已經超過13萬分鐘,這個量已經成為全球之首了。
王冉:量并不等于質。雖然大量新內容產生,但能夠影響票房和收視的高水準內容仍很缺乏。這個領域的成熟需要時間的積淀,和好萊塢的動畫制作相比,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我們投資界看來,中國動畫市場仍然卻少有市場號召力的作品。
《綜藝》:在你看來,制約因素主要是什么?
王冉:就是播出渠道的非市場化。動畫產業離不開電視平臺,像卡酷等頻道。雖然這些頻道相比以前做得已經不錯,但從管理結構來看,仍然是非市場化的,屬于半企業、半事業的機構,這是制約動漫產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綜藝》:投資人更看好哪一類型的動畫公司?
王冉:動畫不僅僅需要把產品做出來就OK了,還需要有非常強大的推廣能力。國有制作機構在這方面就有很優勢,他們既有制作能力,又有渠道資源。民營制作機構,沒辦法和那些背靠播出渠道的國有制作機構相比。民營機構面臨的問題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所以我們覺得最有希望的是廣電系的公司,前提是能建立起市場化的體制,把原有的動畫品牌置于一個完全市場化的主體中去,以開放的心態和社會資本合作,如此,最有可能促生出最有影響力的影視動漫公司。
《綜藝》:從之前紅杉投資宏夢的案例來看,是不是投資機構更喜歡有零售規模和品牌授權業務的公司,而不是單純以動畫制作為主的內容商?
王冉:不一定,由于國內市場很特殊,播出平臺的壟斷造成制作方無法單靠播出盈利,迫使制作方開拓別的渠道來盈利。
《綜藝》:今年開始,國家對動畫產業提出了不少扶持政策,這對你們投資界有無觸動?
王冉:沒有太多影響。動畫這塊首先得有體制創新和體制突破,否則不可能做起來。國家鼓勵,政策扶持比較宏大,但作為投資方,需要面對每一個具體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