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是講故事的藝術。要講好故事,就必須遵循電視藝術的規律,注重故事的情節、人物和細節,善于營造矛盾,形成間歇性高潮。處理好這些基本要素是電視劇成功的必備條件,創作者只有認識了必然才有自由。《潛伏》就是一部有著跌宕起伏的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主流文化品位內涵,深藏于故事之后的思想的優秀電視劇。

《潛伏》劇情滴水不漏,在驚心動魄的圈套里,在尖銳的矛盾中不斷推動故事的發展。創作者善于階段性把握節奏,內設情節相互獨立,矛盾沖突連貫相繼,因果關系層層推進,線索多面鋪陳頭緒清晰,故事轉換遞進既符合劇情需要也符合受眾心理,避免了線頭拉得太長讓觀眾產生疲憊、讓新進觀眾跟不上故事發展。難能可貴的是,該劇十分擅長把矛盾推上制高點再絕地反擊。錄音帶事件就是一個范例。各種矛盾在這里交匯,翠平的暴露迫在眉睫,苦心隱藏的身份浮上水面,針鋒相對的較量隨時爆發,敵我雙方主要人物及配合情節的角色悉數登場,正面交鋒,成敗一舉。人物個性得以充分的刻畫和表現,環環相扣的劇情全方位展示了每個角色的生動性和豐富性。層層鋪墊,全面渲染,將戲劇沖突迅速推向高潮,曲折有致、扣人心弦、精彩紛呈,正當我們為主人公的命運感到忐忑不安的時候,正當我們不知道主要人物為何按兵不動,次要人物為何繁忙異常的時候,事態急轉直下,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精心嚴密安排的反錄音帶,出人意料又強有力的回擊了敵人的“鐵證”,有備而來的嚴密推理嚴謹論辯,處變不驚臨危不懼四兩撥千斤,讓人不禁拍手叫好連連稱奇。既大開大合的奉獻了一場激烈精彩的對決,又承上啟下的交代出前面翠平代替妹妹接受任務的前因后果,延伸出后面我黨戰士千鈞一發之際英勇獻身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悲壯義舉,這樣的情節在全劇中比比皆是。
沒有高大全的完美模式和所向披靡的百戰百勝,《潛伏》的男主人公余則成,并非時時刻刻都一招制勝出神入化,相反,他的本性絲毫不具有傳奇色彩,有點心軟、有點迂腐、有點猶豫,完全一副泯然眾生的普通;女主人公翠平更不是有文化、有氣質、有才情、有容貌的傳統革命女性形象,她不識字、抽大煙、脾氣急躁、風格粗獷。在急劇動蕩的社會洪流中,在沒有刀光劍影的戰場上,他們和萬千不同的心靈都在憧憬和探求著一個合理而美好的世界,在現實中一步一步摸索,在斗爭中一點一點成長,最終找尋到光明的方向,并樹立起畢生的信念。角色的塑造,既符合歷史也符合人性,讓人難以忘懷。
主人公“特別浪漫,特別感人”的愛情,縱百煉鋼也化為繞指柔。一次一次在組織的需要面前,他們壓抑著自己的渴望。左藍與余則成相見不能相認,即使在犧牲之前也要對著翠平喊“你的安全就是他的安全,快走”。守著逝去的左藍,余則成縱使心如刀絞也只能對敵人擠出微笑。機場離別,相看淚眼,明知前路迷茫,明知可能永難相見,則成和翠平卻只能兩相望,遙相知。片尾,兩個人為了崇高的信念而相隔海峽,翠平抱著孩子眺望的身影,則成眼角留下的淚滴,不知感染了屏幕前多少男女老幼。晚秋作為一個戲份并不重要的配角,從一個漢奸的侄女,到一個寂寞苦悶的商人之妻,再到在愛情的引導下走上革命的道路,面對丈夫心中住著另一個女人的無奈依然勇挑重擔執行任務,成長的脈絡清晰合理。用三個女人襯托男主人公的形象,讓余則成從被人影響找到信仰,到和他人一起守護信仰,再到可以傳輸信仰給身邊的人,日漸豐滿,日漸成熟,同時也如同悠揚的歌聲,緩緩滲透出革命英雄兒女情長的致性致真以及為黨的事業甘愿放手的高尚情懷。
《潛伏》對反面人物的刻畫也十分成功,有力的反襯出主人公的機智勇敢。敵我雙方智慧的展現,有交鋒才有火花。貪得無厭的站長,幾句話交待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也表現了國民黨窮途末路的境遇,為了后路而貪贓枉法,強取豪奪,卻又偏執的袒護著余則成,“你心思重,手不狠,不適合潛伏。”身邊敵人的這番話,無疑是對余則成潛伏工作的最大褒獎;李崖心狠手辣,但他的信仰堅不可摧,為黨國消滅所有敵人的目的是,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所有出場人物都栩栩如生,讓人過目不忘。都對故事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配角和主角一樣出彩。
機器好造,零件難尋。《潛伏》非常注意細節的考究和線索的運用,有始有終的將每一筆看似隨意的著墨發揮到極致。比如余、王二人的家中的三件寶“手雷”、“門墊”和“雞窩”。翠平隨身帶來的手雷既彰顯出她游擊隊長的身份特點,又在關鍵時刻幫助她逃出了敵人的抓捕;在門墊撒香灰的舉動表現了余責成的謹慎細致,也相對的刻畫了翠平與之相反的粗心魯莽;至于雞窩的出現,符合翠平鄉下姑娘的可愛個性,成功保存了他們特殊的黨費,也引發出機場離別時讓人心碎的“雞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