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戰略調整
《英才》:十年前,為什么要聘請不熟悉航運的專家團隊為中遠制訂戰略?
魏家福:當時李泊溪是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國家預測局的局長,她的任務就是幫中央政府預測中國未來五年十年的經濟走向,同時要研究世界未來五年十年的經濟走向。有這么一個專家來幫我們看未來國家經濟,需要怎樣的航運服務,根據這個他們幫助中遠集團制訂出“兩個轉變”的戰略方向。
《英才》:現在回頭看,如何評價這個戰略?
魏家福:我逢會必講,中遠集團今天的發展,正是因為當年制訂的“兩個轉變”的發展戰略。再好的戰略,如果沒有一個堅定執行戰略的CEO,是不可能變為實際效果的,所以魏家福就是一個堅定執行戰略的典型人物。
《英才》:實現這兩個轉變的過程你覺得最困難的是什么?
魏家福:最困難的是觀念問題,所以我一直告誡我的員工,要研究規律、轉變觀念、深化改革。要實現這“兩個轉變”的戰略必須研究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尤其是改革開放的發展規律,然后研究世界航運發展的規律,中國航運的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規律,然后研究中遠集團自身的發展規律。
《英才》:經過這次金融危機,是否會讓中遠集團在戰略上有所調整?
魏家福:上一個十年戰略是到2010年,明年還有一年,現在我們已經開始研究到2020年第二個十年的戰略。未來十年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什么樣的航運來配合?如何進一步向航運價值鏈兩端延伸。
《英才》:這次請的專家團隊來自哪里?
魏家福:還是以國務院發展中心的李泊溪教授為主,組織的5專家團隊,因為她已經熟悉中遠了。
《英才》:目前航運行業除了產能過剩問題,還有什么其他問題?
魏家福:還有就是結構調整問題。打個比方,市場好的時候,十年前紅富士20塊錢一公斤,從日本運進來,后來我們發現自己也可以種,三年開花結果,因為市場上紅富士太多,變成5塊錢一公斤了。所以,要研究永遠是超前領先一步的戰略,你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關于風險控制
《英才》:一些國企在這次經濟危機中也吃了不少金融衍生品的虧,不知道中遠集團怎么看這次FFA出現的巨額虧損?
魏家福:當然也是吃虧。
《英才》:如何管理未來的風險?
魏家福:企業本身每天都在風險當中生存的,哪有躺著就能賺錢的?企業家從一開始就是承擔風險的載體,沒有風險哪有回報,而如何控制風險來爭取最大的回報這是企業家的天職。
《英才》:中遠有哪些方法來控制風險?
魏家福:六年前,中遠就成立了一個高層管理委員會,由集團領導班子組成,共11位成員,我當主任。每年管理委員會開10次會,有9次是專門研究風險的。像集裝箱的風險,散貨產生的風險,財務風險及上市風險等等。就是告誡大家我們是在風險中前進的,如果你設定風險承受的標準,才能有效地控制風險。如果我口袋里有100萬塊錢,只能承擔30萬的風險,這30萬我全虧了,沒有傷筋動骨,還有70萬可以東山再起。如果你只有30萬,卻做了100萬的生意,你虧了以后要負債70萬就要跳樓了。
《英才》:你是如何理解“贏”的哲學?
魏家福:贏字“亡”當頭,你要想贏先得考慮死,去研究可能怎么死,有幾種死會導致公司倒閉,你把死的道路一條條堵住了,不死才有贏的基礎;緊接著下面是一個“口”,宣傳你的目標,宣傳你的思路,宣傳你的做法,統一行動;再有是“月”,就是時間概念,做工作必須倒計時;旁邊是寶貝的“貝”,它就是財富是資產是資本金,“贏”的目的就是贏錢,錢是贏的基礎;最后是一個“凡”,也就是要有平常心,贏的時候要想到虧的時候,虧的時候不要氣餒,堅定信心還會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這就是潮起潮落、博大精深的古代中國文化當中贏的哲學。
關于全球抄底
《英才》:外貿形勢你的預估是什么?
魏家福:在中國政府的4萬億刺激內需的盤子下,有明顯的好轉跡象,比如散貨市場,經營狀況明顯改善。集裝箱屬于外需,等到發達國家有胃口買我們東西的時候,集裝箱也就起來了,那一天一定會來的。
《英才》:你曾經說過要等到下午5點鐘去買“魚”,現在到動手的時刻了嗎?
魏家福:還沒有。
《英才》:中遠集團有自己的學習標桿企業嗎?
魏家福:很多。
《英才》:有沒有直接學習的榜樣?
魏家福:今年一個,明年四個,后年八個。
《英才》:你覺得馬士基身上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
魏家福:我前幾年學馬士基的,覺得他們最值得借鑒的一點就是,打造高端品牌,定位高端客戶,因此運價也就很高。但是現在馬士基因為生存壓力,已經不再堅持定位高端了。
《英才》:現在學習誰?
魏家福:現在我們不學全部的,而是它有哪個優點就學哪點。像東方海外經營集裝箱在全球范圍內都是號稱盈利最高的企業,它團隊規模沒有我大,但是它在全球布局經營集裝箱這一塊很專業。
我是Captain Wei
魏家福喜歡將自己比作大海的兒子。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遠洋船上的無線電報務員,8年之后,他當上了遠洋運輸船的船長,48歲那年魏家福成為中遠集團這艘大船的“船長”。
兩個不同性質的船長比起來,魏家福反而覺得在大海上航行的時候,自己的權力更大,因為“船長在海上就像一個獨立王國的國王”,他必須對船,貨主和船員的生命安全負責,根據《國際海商法》的規定,船長有權力將任何危及這三者安全的人關押起來。
做了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仍然愿意別人叫他“Captain Wei”(魏船長),他希望自己在管理公司的時候仍然像船長那樣,具有高度負責任的態度。
早年的船長經歷還給了魏家福寬廣的視野。如果要從上海開船到美國的費城,Captain Wei腦海中就會馬上想到一幅全航程的構思圖,并且需要根據季節的不同在印度洋選擇高位還是低位的航線等。
“基本理論學馬克思,世界眼光要考慮全世界,戰略思維要今天想到明天后天大后天”,魏家福說這些在中央黨校培訓干部的課程,其實和船長日經月累的事情很類似。
魏家福曾經總結,要在中國做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努力做到“五家”,政治家被他放在第一位,首先要懂政府,懂共產黨的方針政策:第二要成為思想家,要懂馬克思主義哲學,一切以實踐為主;第三要努力成為外交家,就是和合資企業打交道,和美國政府打交道,和企業家打交道;第四要成為藝術家,十個指頭彈鋼琴,要把一支隊伍帶好;最后要成為一名實干家,自己想到的講出去的要自己帶頭做。
華人首富李嘉誠是魏家福比較欽佩的一個企業家,每次魏家福到香港拜見李嘉誠,李嘉誠都要請他吃飯。并且每次都要送他下樓,一直送到停車場。“他比我年長那么多,對客戶卻如此的真誠。”魏家福很是嘆服。
2005年,中國遠洋準備在香港上市。魏家福給香港首富李嘉誠打了個電話,李嘉誠當即表示,中國遠洋無論定價多少,他都買兩億美元的股票。
新加坡淡馬錫CEO何晶也很快回復,不僅公司要買中遠2億美元股票,個人也要掏腰包買些;香港房地產巨頭李兆基聽說中遠要IPO,從英國半夜坐飛機回到香港,早上8點半到魏家福的辦公室,當即表示買1億美元股票。
“所以,中遠上市后,一定要給他們賺到錢”。魏家福說,誠信是一個公司和企業家最重要的特質。
四五年前,希臘時任總理到中國訪問,點名要見魏家福,總理提出希臘的港口要私有化,歡迎中國企業去投資,并希望中遠多開航線。魏家福當場承諾,那一年的7月開直達航線到希臘港口,同時命名一條船為“中遠荊措號”,送給他們。
很快,當初的這兩項承諾都得到兌現,魏家福乘著“中遠希臘號”去見希臘總理,總理說,“你是最講誠信的企業家,你答應我的事已經做了,我答應你的事也一定會做成。”
此后希臘國會立法同意港口私有化,8家有資質的國際企業去競標,最后中遠中標。今年10月1日開始,中遠就將正式主管這個希臘港口了,擁有35年特許經營權。
事實上,說話聲音宏亮、充滿激情、講一口流利外語的Captain Wei,無論走到哪里,他身上似乎總是有一股無形的氣場,感染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