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天時,就是中央及時出臺了政策。比如減免1.6升以下的購置稅,帶動了發展機遇,提出了把汽車和家電一起列入下鄉的政策,既改善了建設新農村和城鎮化的過程,也帶來區域性的發展。國家4萬億元的基本建設投資下去以后,對我們發展重型汽車也帶來機遇。

縱觀整個世界,我認為金融危機還沒見底,還在擴散。從汽車行業來講,今年的1-5月份,全球汽車歐洲下降1.4%,日韓下降19.1%,南美下降9%,北美下降34%,東南亞下降13.2%,整個汽車工業還在往下走。特別是日本,在汽車行業當中公認的,生產抓得最好的豐田公司到現在為止還是虧損的,而且今年的財報估計還要虧損,當然這跟他的海外資產有關。
唯有中國一枝獨秀。1-5月份,中國轎車完成銷售195.4萬輛,同比增長14.2%,我們公司是53萬輛,同比增長16.4%,商用車是207.1萬輛,同比增長13%,我們是46.5萬輛,同比增長13.5%。所以中央的政策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復蘇,對整個經濟的回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是地利,實際上中國的汽車工業能夠迅速的復蘇,其中有一條,我們在海外的市場所占比重不大,所以影響度相對來說沒有日本這么大。我們的情況實際上還是內需帶來的,而且絕大多數還是現金交易,不像西方的買方信貸。
第三是人和,我們汽車行業的人都有共識,中央的政策對當前穩定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相關的作用,接下去我們的重點應該放在進一步做好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調整上,也就是說節能減排是我們下一階段的重要目標。如果我們還是停留在現有的水平上,那么汽車工業的發展會面臨很大的瓶頸,而節能減排新階段的車子的發展,我認為就是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在我們各大汽車工業同行的共識下,來共同形成合力,合作共贏。
政策是有用的,但是長期的政策重點要放在抓好下一階段的引導調整上。
(作者系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副總裁,本文摘自作者在2009年全球智庫峰會上的演講)
編輯|郭大鵬 guodapeng@sem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