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從3月10日開始,四個多月來,集團公司認真組織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著力推動全體黨員干部樹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努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水平,促進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積極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學習實踐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三個“實”字
《國企》:提起學習科學發展觀,很多人擔心流于形式,你怎么看待這次學習活動?
熊群力:我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是中國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人們思想認識的一次升華,也是黨在新時期對理論的一次升華。我不認為是走形式。中國電子的學習活動可以用三個“實”來概括。
第一個“實”指活動本身很實在。科學發展觀就是對發展的科學指導,是指導實踐,對企業來說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活動,而不是簡單的思想教育活動。五六月份我特意到深圳、長沙等地的下屬企業走了一圈,考察結果是我們集團上下非常認同科學發展觀,非常認同在企業發展的現階段通過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和貫徹落實,創新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非常積極認真地在開展活動。說明這個活動非常實,對企業有實實在在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第二個“實”指企業做的很實。企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把科學發展觀內容,科學發展觀的精髓學透,通過學來指導我們企業的實踐,用這套理論、方法,來審視和檢查我們企業在改革和發展及生產活動中的成就與不足,哪些做的對,哪些做的不對,哪些做的有問題,哪些需要改進。尤其是發展目標如何科學確定,發展思路如何進一步統一,發展方式如何進一步轉變。
第三個“實”是實效。思想領域方面是企業發展最大的制約問題,實效的第一方面就是思想認識,統一人們的思想,統一人們對發展的認識,什么叫發展,如何科學發展。第二個方面,發展的思路或者戰略規劃更清晰,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與下屬企業的發展規劃如何銜接,企業干什么更清晰,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從最高端到最低端,我們什么都干,現在我們把整個集團公司的業務歸納為6大主營業務,他們之間相互銜接,在主業發展的時候加大資源的整合。由于思想進一步統一,行動進一步協調,雖然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干部職工的積極性高漲,上半年全集團公司銷售收入和盈利能力逐月大幅提升,完成全年預定目標我們充滿希望。
應對金融危機就是為了下一輪競爭
《國企》:有沒有更具體的實例?
熊群力:具體的方面更多,主要說就是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和如何進行下一輪競爭兩個方面,其實兩個方面就是一個方面,科學發展觀對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有很多啟示,最重要的就是在應對的同時要抓住機遇,應對金融危機和謀求今后更高層次的發展要同時進行。
先說應對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發生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之前,去年2月份我們就開始應對金融危機了。應對金融危機要有現實的辦法,更重要的是長遠的計劃。我們要把握金融危機中孕育的歷史機遇,趁勢而上,加快發展。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的嚴峻形勢,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對于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來說實際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國家出臺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目的,一方面是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調整產業結構,著眼于產業的長遠發展。中國電子目前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已經具備了一定技術和產品優勢,同時,作為中央企業,《振興規劃》中“鼓勵優勢企業整合國內資源、支持企業‘走出去’兼并或參股擁有先進技術、知名品牌、核心專利、人才團隊和營銷渠道的海外企業”等政策措施,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好的機會,中國電子一定會抓住機會,抓緊布局,實施低成本擴張,主動調整產業結構,進一步突出主業,進一步開拓市場,引進關鍵技術和高層次人才,增強競爭力,加快實現“兩個轉變”,為企業自身在這一輪結構調整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在整個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一是要把相關企業按照產業板塊進行打造,既注意整合吸收外部資源,同時在內部管理機制、內部資源集中等方面加大推動力度。
二是要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積極申請建立國家級工程中心,申報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專項,按板塊、依托重點企業推進各核心業務領域的研究分院建設,抓住金融危機帶來的高端人才、技術和產品資源流向新興市場的機會大為增加的機遇,積極引進、吸收業內高端技術、人才、產品等戰略性資源和項目,引導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為此,我們還制定了《中長期人才戰略規劃綱要》和《人才工程實施規劃》,加大了人才隊伍吸收引進力度,加強市場化招聘人才機制建設,推動員工隊伍素質的提升。
三是要繼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重點是積極探索建立戰略控制型的母子公司管控體制等等。
接著來談為下一輪競爭制定了哪些具體的戰略規劃,我們的戰略規劃總結起來就是1236。
1是一個目標:力爭2012 年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IT企業,綜合實力進入世界500強。
2是兩個轉變:技術要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產業鏈要從中下游向中上游轉變。
3是三個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市場營銷體系和人才體系。
6是六個業務:集成電路與關鍵元器件、軟件、高新電子、計算機與核心零部件、移動通信終端與服務、電子商貿與工程。
集團公司正在建設六個產業平臺,現有業務全部向產業平臺集中,在這個過程中調整企業機構和產業結構。同時,實施產業事業部制,將產業平臺公司與事業部適度重合,實行新的管控模式,縮短管理鏈條,改革管理體制,創新激勵與約束機制。
總結三個“一點”
《國企》:此次學習科學發展觀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熊群力:關于學習科學發展觀我有三句話:站的高一點,看的寬一點,想的遠一點。站的高一點就是站在國家隊的高度,從國家利益出發思考問題,謀劃發展。看的寬一點就是視角要大,視野要寬。舉例說,以前我們一談發展就是如何發展集成電路、發展軟件,很少將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與行業信息化、國家信息化結合起來研究產業規劃。現在信息化要與工業化融合,要融入國家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不光要看信息產業這一小點,要看整個國家經濟,看全球經濟,看到我們的資源在哪,發展目標在哪。想遠一點,就是不光要想當前,還要想長遠的東西。克服當前的困難不是最終目的,目的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壯大。此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收獲最大的就是信心,通過學習,特別是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的出臺使我們信心更足。
《振興規劃》明確了“今后三年,電子信息產業要圍繞計算機、電子元器件等九個領域完成確保骨干產業穩定增長、戰略性核心產業實現突破、通過新應用帶動新增長”三大重點任務,具體提出了七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中國電子正在打造統一的集成電路設計業務發展平臺,實施相關業務的內外部重組整合,并通過資本運作解決發展資金不足問題;結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大力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依托集團內部及國內整機需求,重點開發中高端產品,以設計帶動制造,縱向打造產業鏈,在更高層面實現IDM發展模式,推進集成電路業務完成技術向中高端、產業向中上游的兩個轉變。目前,正在加強設計團隊、設計資源的整合和市場資源的重組。在軟件、平板顯示等重要領域,中國電子也在實行多項重點工程,部分還納入了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的整改方案之中。可以預見,未來的三到五年,中國電子將發生非常可喜的變革,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學習沒有終點,總結不等于結束,整改才剛剛開始,科學發展觀要貫穿我們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始終。
編輯|郭大鵬goudapeng@sem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