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一路打拼,一路尋覓,陰差陽錯就蹉跎下來,驀然間發(fā)現(xiàn),比自己歲數(shù)大的歲數(shù)小的紛紛進了圍城,自己卻成了被剩下的那一小撮人。于是她們便有了一個不太好聽的名字——剩女。傳統(tǒng)觀念中,都是條件不好的人才會被婚嫁所剩,而現(xiàn)在“剩女”們并未慨嘆命運不濟,有條件、有能力、有追求的“剩女”們反倒成了時尚一族,甚至開啟一個時代。
她們是貌、才雙全卻適齡或者大齡未嫁的現(xiàn)代女性。可以將“剩女”主流群體歸納為3S女人——Single(單身),Seventies(70年代出生),Stuck(被卡住的)。以前,只有條件不好的人容易被剩下,現(xiàn)在,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剩女”,成了另一種時尚。沒有任何宣言,“剩女”時代已經(jīng)到來。有人說,“剩女”是一段婚姻大潮后的停歇,在她們之前之后的女人們都喜滋滋地跨進了婚姻的殿堂,而她們遲遲不動。據(jù)說最想嫁人的年齡是26——28歲,陰差陽錯地過了年齡段之后的她們反倒坦然起來。
原因之一:對身邊的男人熟視無睹并根本看不上一一典型借口是“緣”,一直在等。
雖然不能排除大齡女子因為“專注”讀書或是“投身”工作而耽誤了談戀愛,實際上說白了,這些所謂的借口不過是在“待價而沽”,希望通過提高自己的身價而最終嫁得一個金龜婿而已。
其實,這些女子自身條件好,從中學到大學甚至更高的碩士博士,這些女子們身邊從來不缺乏追求者,現(xiàn)實是,身邊的這些小伙子一是因為太“毛頭”,二是根本沒有基礎(chǔ),入不了人家的“法眼”。
“像從事我這種職業(yè)的女性,可謂是每天都生活在男人的愛情口水之中。可是不知為什么,我一直找不到可以把自己放心地‘交’給對方的男人。
“不了解我的人說,我是挑花了眼,挑來挑去,看了這山望那山高。
“自以為了解我的人說,我是眼高于頂,看不上我身邊那些平庸男人。
“其實,他們都錯了,我對于愛情的看法是,與其說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走在一起是為了房子、地位、名牌車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實在不如說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緣”字。
“男人與女人的緣從來就是一種極為難得的機遇。它不但可遇不可求,而且還得看一個男人和女人的造化,說俗了是天時地利,說玄了那是“命中注定”的一種緣分,要不然這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反復(fù)結(jié)婚離婚好幾次,還沒找到能給予自己幸福的人:有人長得花容月貌,可就偏偏嫁不出去:有人無論怎么講各方面條件都不怎么樣,可偏偏嫁給了知她疼她的好丈夫……
“所以,我對于我的那一位,我一點都不著急,一點都不擔心。”
“我相信在茫茫人海中一定會有一個和我有緣的他正在等待著我,尋找著我,終至一天等到我倆的緣分都到了自然而然的地步也就水到渠成了。”
原因之二:婚姻一根經(jīng):從不降低要求一一崇尚完美主義。
“剩女”們的共同,點是:拒絕在婚姻上妥協(xié),她們追求的是完美的婚姻,她們對自己苛刻,對另一半要求更高。論相貌、論智慧,論收入,她們不輸于任何人,也許正是因為她們的優(yōu)秀,所以在比她們條件差的女人們都樂呵呵地跨進了婚姻的殿堂時,就她們這么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