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無處不在。無處不在的植物,讓人類生活充盈著活力和情趣,色彩和想象。
再卑微的植物都是昂揚的、向上的。向上,才有可能采集到陽光;向上,才可以獲取生命的養(yǎng)料。
“物競天擇”,形態(tài)各異的植物,總在爭先恐后地生長。森林中的樹木,總在不遺余力地追逐頭頂那片陽光;成群盤踞的植物,踐行著“物以類聚”的自然法則。強大健碩的樹木,一旦被綿軟弱小的植物包圍,也有可能在它們苦苦的纏繞之下,窒息至死。
塵世之間,眾多的植物,不管有沒有名字,不管你知不知道它的名字,不管是高大還是矮小,不管是艷麗還是黯淡,不管是風(fēng)姿綽約還是瘦骨疏影,都以安然的姿態(tài),活在大自然或平闊、或逼仄;或高峻、或深遠(yuǎn);或貧瘠、或肥沃的懷抱里。一種植物死了,它生存過的泥水中,還會有新的植物出現(xiàn)。
同植物相比,人類因為有了繁復(fù)的思維,才有了更多的渴求;因為有了永無止境的渴求,才會面臨更為巨大的生存壓力。在巨大的生存壓力面前,人與人之間,總是在有限的生存空間明爭暗斗。正因為這樣,總會有那么一些人,為了一己私利,處心積慮,苦心經(jīng)營,不擇手段地攀附著炫目的高枝,建造著外在華麗內(nèi)在沉重的人生王國。
向往和仰視,讓人類滋生著無奈和不快。更多情況下,人類的不快,不是因為獲取太少,而是因為自己給自己戴上了解不開的欲望枷鎖。
生而為人,若真想擁有生命的快樂,生活的安寧,最需要的,就是收斂動物的本能,放慢疲于奔波的腳步,拋開生命的累贅,以植物生存的方式,安然簡單地活著。
最美麗的再生
譚 易
那也是一只蝴蝶。
它再生在一塊琥珀里。
那塊琥珀,不知是哪棵樹的眼淚結(jié)晶成的透明愛液?深埋在煤層歷經(jīng)千年百年,冷凝成栩栩如生的蝴蝶夢!
蝴蝶在蠶繭中拼命突圍的,難道就是這樣被愛永恒包圍的幸福?!
那一定是一棵樹和一只蝴蝶的愛情!
樹是男人,思念著蠶繭中的那個柔軟的愛情尤物。
樹的思念,化雨紛紛;
樹的疼痛,作淚奔流。
樹在最愛的時候,遇見了破繭而出的蝴蝶;
蝴蝶為愛飛翔,為情殉身,就在這顆眼淚和那顆眼淚之間,它們緊緊地融為一體!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它的愛包圍了它的美!
火光電石,轟雷掣電!
它們在那個特定的地質(zhì)年代里,一并,被深埋,變成了烏金黑煤中的黃褐色的透明晶體。
都說蝴蝶不值,剛剛破繭就失去了自由。
可是蝴蝶的心啊,又有幾人能夠知曉?
蝴蝶一生都在愛中,譏笑蝴蝶的人卻終身無愛,生無所戀;
人變煙塵,蝴蝶和它的愛人,卻在千年之后,躍然人世。
盡管只是被置放在昆蟲館的一角展出。
但愛,和永遠(yuǎn)被愛人包。裹的幸福,卻是在不離不棄中,得到永生!
這樣的永生,算不算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