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永健作為青檬網絡電臺(以下簡稱青檬)的臺長,并不很在意這個“電臺”的互聯網屬性。在他看來,除了傳輸通道的區別外,此電臺與傳統電臺并無本質上的區隔,但因為有了互聯網,傳統電臺媒體則會煥發新的活力。
把廣播的伴隨性移植到互聯網人群
國內網絡電臺的興起是在2005年左右,但很快便被淹沒在隨后興起的網絡電視與視頻的大潮中。眾多急于盈利的網絡電臺曇花一現,旋即歸于沉寂。現占據網絡電臺市場主流的則是將互聯網視為新通路的傳統電臺。
對于網絡電臺的發展,鐘永健認為,“很多急于盈利的網絡電臺的消亡并不意外,因為網絡電臺這個市場剛剛開始,需要時間培育。”此外,他說:“一些音頻播客類網站或者主打點播服務的網絡電臺沒有發展起來也有其原因。在互聯網寬帶時代,如果將音頻播客或者點播服務作為發展的主方向,會犯以短擊長的大忌,因為對用戶而言,點播一個有畫面的視頻顯然更具吸引力”。
青檬網絡電臺之所以能蓬勃發展到現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青檬一直定位于互聯網上的廣播電臺而非一個互聯網網站”。如今在互聯網上,廣播最大的特點是伴隨性日益突出,聽眾將廣播作為一種隨身行為,傳統廣播在商業價值上所售賣的也正是這一點。“廣播的固有特點并沒有因為與互聯網的結合而發生改變。因此,與傳統電臺相比,青檬只不過是將這種伴隨性移植到互聯網人群。我們所做的就是讓大家在網上工作和娛樂的同時,可以順便聽聽青檬的節目而已。” 鐘永健說。
為了做到廣泛播出,青檬在推廣上不遺余力,通過開發各類播放條插件和戰略合作,實現了在包括MSN、QQ、千千靜聽等網絡實時通訊與音頻播放軟件都可以收聽到青檬的內容。此外,青檬播放條還內置到500多家各類熱門的互聯網論壇中。
據后臺系統的統計,現在平均每天有9萬余人在收聽青檬的廣播,平均每人每天收聽100分鐘左右,而且聽眾以每月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在聽眾當中,18-25歲人群占據了80%左右的份額,其中大學生和城市白領的比例旗鼓相當。
目前,在推廣策略上,青檬希望將播放條放進最有人氣的網站里,而不是讓聽眾都來訪問青檬自辦的網站。“我們關心的是電臺聽眾人數的增加,而非自辦網站訪問人數的增加。換而言之,即使青檬網站宕機了,對聽眾數量和收聽體驗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各種收聽渠道來收聽青檬的,并非通過青檬自己的網站。”
網絡電臺發展的“三段論”
對于青檬網絡電臺的長遠發展,鐘永健曾提出“三段論”,并認為這也適用于所有網絡化的電臺媒體。其中,互聯網廣泛播出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增強用戶的收聽體驗;第三階段增強互動,加強聽眾對內容的參與。“當然這三個階段在時間上并無嚴格的先后次序,甚至可以并行,但有一個優先級的問題。” 鐘永健說。
從這個“三段論”出發,青檬的互聯網廣泛播出有了一個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第二階段用戶的收聽體驗則決定著青檬網絡電臺的長遠發展。
青檬未來面臨的主要競爭會是網絡化的傳統廣播。在廣播收聽人口總體下降的大趨勢下,傳統廣播電臺開始日益重視互聯網通道。一些領先的廣播電臺也開始在互聯網上開辦獨立播出的網絡廣播電臺。面對來自傳統廣播電臺的網絡化舉措,鐘永健向《綜藝》表示:“在這個階段,我們希望所有的傳統廣播都下大力氣開辦自己的互聯網電臺,大家一起努力培養網民通過互聯網收聽電臺的習慣。而未來各家電臺在互聯網上的競爭核心會聚焦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節目質量,另一個是互動收聽體驗。”
青檬音樂臺是青檬的主力直播頻道,青檬也力圖通過對音樂臺的打造走出一個適合當代青年口味的電臺頻道。“青檬音樂臺以流行音樂作為包裝和切口,傳播的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據了解,青檬音樂臺在每個月都要設置一個大主題,然后據此去設計每天節目的各個環節,最后通過主持人的創意來設置相應的話題。互聯網的特點讓青檬音樂臺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但其定位和聽眾群體的特點,使其主題和話題的設置緊緊扣住了青年人這個核心群體。
青檬音樂臺的主持人隊伍多達40余人,都是兼職的在校大學生。正是這個群體特有的對新事物以及潮流、時尚等元素的敏感和熱情,以及他們極為純粹的感覺使得青檬特色鮮明。
不過在青檬音樂臺中,節目強調的是統一的節目標準,而非主持人的個性特點。“我們希望向聽眾提供一種全天伴隨的整體收聽體驗。” 鐘永健向記者解釋,由于互聯網電臺具有很強的伴隨性,甚至有很多聽眾會從早上上班一直聽到晚上加班,所以青檬音樂臺所打造的是一種統一標準的節目風格。
互動是現在所有媒體都在追求的效果,而這在青檬的節目里,實現起來很容易。在青檬,有一個在線收聽“丟紙條”的特色功能。聽眾通過“丟紙條”與主持人互動所產生的內容越來越多。很快,聽眾所拍攝的照片、錄制的音視頻素材,都會被揉合到節目中去。青檬也將以此為基礎,去實現聽眾創造內容的“第三段”。
潛在的商業價值
作為一個由北京市團委與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共同成立的網絡電臺,青檬現在處在一個培育期,全職工作人員只有十幾個人。不過隨著青檬的規模和影響日益擴大,相應的實體機構的組建也被提上了日程。依托實體,青檬的傳播和商業價值也開始得到呈現。
已經有一些主打年輕消費群的廣告嘗試在青檬進行投放。鐘永健計劃下一步結合網絡電臺的特點開展廣告營銷。“因為非常清楚自己的每一個聽眾是在何地、通過何種方式收聽的,并且通過對其收聽行為的分析,知道其偏愛的節目類型,那么我們就可以個性化地在‘廣告窗口’中播出適合這個聽眾的廣告內容。” 鐘永健說。
而隨著無線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青檬計劃在更大范圍內拓展聽眾的范圍。青檬現在已經開發出針對手機等移動終端的通用播放器,滿足聽眾在移動狀態下收聽節目的需求。“通過無線互聯網,聽眾可以通過上網本、手機、PDA等便攜終端可以收聽到青檬的節目,即使是在汽車里,也一樣可以有青檬的聲音傳出。”